【每日一习话·温暖聆听】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多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这段话出自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民族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同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一起唠家常、话今昔、问冷暖。从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都留下了总书记的坚实足迹和深深牵挂。在贵州毕节化屋村,总书记走进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了解他们家脱贫后的生活情况,嘱咐当地干部群众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新疆吐鲁番,总书记来到葡萄沟,了解当地发展葡萄特色产业、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指出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打造富民产业。
十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通过产业扶持、资金投入、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提升等扶持政策,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长期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突破。这十年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充分证明,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紧贴各族人民所思所想所盼,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各民族要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牢固树立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协力、踔厉奋发,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本期特约专家:唐任伍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
责编:刘 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