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住”冷库 农民喜增收
本报记者 田 甜
新春伊始,记者走进阜新市彰武县福山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的冷藏保鲜库内果香扑面而来,一箱箱水果散发出诱人的光泽。社员们娴熟地将水果装箱,发货的汽车早早就等在门口。
春节期间水果热销,接连不断的订单让合作社负责人夏青喜上眉梢。不时还有附近村民上门选购,冷库门前热闹非凡。
夏青告诉记者,往年没有冷藏保鲜库,水果只能应季销售,卖不上好价钱就只能存着,时间一长烂果严重,损失更大。“水果的储藏问题成了合作社最大的‘心病’,我们想建冷库,但资金压力太大了。”
2021年,合作社申请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在合作社果园附近建起库容为100吨的冷藏保鲜库。“感谢惠农好政策,为合作社送来了‘及时雨’,社员们满怀信心,准备扩大种植规模大干一场呢!”夏青说。
据介绍,以苹果梨为例,9月、10月平均价格每公斤约4元。冷藏保鲜库建成后,通过错峰销售,春节前后的价格能达到每公斤10元,既提高了果农收入,又保障了市场供应。
一座座冷藏保鲜库,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伊吗图镇吕家店村农丰合作社,新投入使用的冷库将合作社的红薯保鲜期延长5个月以上。冷库建设还与红薯种植、暖棚经营相衔接,建立起从种植到储藏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据了解,2022年,阜新市投入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资金1039万余元,立项实施主体18个,新增8万立方米种植类鲜活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