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更智能 无人化正迅速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

央视网消息:大量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智慧农场、无人农场,正在像雨后春笋一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在黑龙江,智能化、无人化正在迅速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七星农场为例,种子通过温汤物理消毒杀菌开始培育,在这里所有环节都实现了自主调控,水稻育苗时间大大缩短,同时用种量可以减少10%。

距离七星农场75公里的红卫农场,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远程监控大棚各地块的运行情况。等到立夏过后,秧苗通过无人运苗车从大棚运输到插秧机上,农技人员只需轻点手机上的启动键,数十台无人插秧机械便可以自动完成插秧作业。

同为农业大省,在安徽,位于亳州的无人农场也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无人驾驶收割机是当地麦收的一大亮点。通过电脑控制,提前设置好行走路线,无人收割机启动、转弯、进地、收割,每个动作都非常流畅。由于搭载了先进的损失传感器和含杂检测装置,与普通的联合收割机相比,无人收割机机收减损可以提升10%到15%。

在上海,有一处占地面积近2000亩的蔬菜基地,这里70%以上的劳动都可以实现无人管理。每一棵蔬菜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小房间,灌溉施肥有专线专送,每天定时定量供应。在这里,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已经实现电脑实时管理。
责编:刘 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