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娟代表—— 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连着几日升温,初春的雪刚刚开始融化,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的道路变得更加湿滑难走。全国人大代表、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不顾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直奔老乡家里。掀起帘子,抖抖寒气,坐在炕上,马慧娟掏出笔记本,和老乡聊起易地扶贫搬迁的故事。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见证者、亲历者和记录者,和易地搬迁群众沟通交流,收集大家的诉求是马慧娟的工作常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深感责任重大的马慧娟走访乡亲更频繁了。
“红寺堡区在2020年实现了脱贫摘帽,迈向了新的征程。”马慧娟说,红寺堡区为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马慧娟提交“把红寺堡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地方的重视。当年,宁夏出台支持政策,累计整合资金57.7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676个,为易地搬迁群众的进一步稳定就业、增收致富打下了基础。
除此之外,易地搬迁群众的医疗卫生状况也是马慧娟关注的重点。通过深入调研,马慧娟发现红寺堡区卫生技术人员短缺,影响了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导致易地搬迁群众对本地就医的认可度不高,部分群众选择异地就医,不仅医保报销比例较低,还增加了额外支出。马慧娟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具有针对性的基层卫生技术人才培养政策,逐步提升易地搬迁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我要始终为易地搬迁群众服务,今年我的建议还是关注易地搬迁群众的生活。”马慧娟说,宁夏从1983年开始易地搬迁,共有123万南部山区群众挪出穷窝,留下了大量完整的旧址,希望能出台政策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用真诚赢得乡亲信任(记者手记)
采访中,马慧娟说,许多建议都是跟村民们在炕头上聊天时形成的。
多年来,马慧娟始终为易地搬迁地区的发展,为易地搬迁群众的生活忙碌着。走街巷、坐炕头的她,用质朴的语言、真诚的交流和扎实的工作,赢得了乡亲的信任。
如今,马慧娟扛起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人,更用自己辛勤的付出,帮助成千上万易地搬迁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