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中国首部字典收录多少字?走进漯河看“字圣”如何说文解字
央视网消息(记者 魏俊浩)作为中国首部字典,《说文解字》共收录了多少字?又是如何架起古老文字与后世文字沟通的桥梁?
2月20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文化园,看“字圣”许慎如何说文解字,打开中华汉字大门。

公元121年9月,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的儿子许冲将《说文解字》呈奏汉安帝。中国第一部字典由此而问世。
这部耗费了许慎毕生心血的著作,全书十五卷,共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说解共用133441字。许慎文化研究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晗介绍,许慎把原来一盘散沙的汉字,通过分析字形结构,将不胜枚举的汉字归属到540个部首下面,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使中华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和统一。
从此以后,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汉字书写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后人有所遵循,得以沿用至今。
据介绍,以甲骨文所代表的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历经数千年的深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其中《说文解字》的作用功不可没。
《说文解字》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最权威的汉字字典,研究先秦文字必须借助的阶梯和桥梁,备受历代帝王和文人大家推崇。清朝曾国藩看完此书后,高度评价道:“许书略存二百字,古镜一扫千年尘。篆文已于流俗殊,解说尤令耳目新。乾嘉老儒耽苍雅,东南严段并绝伦。”读懂了这一套《说文解字》,也就通晓几千年语言文字史。
许慎也被后世尊为“字圣”、“字学宗师”。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字圣”故里漯河为弘扬许慎文化、传承汉字文明,建成了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许慎文化园,多次举办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常年组织开展许慎文化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等工程,启动汉字文化名城建设,举全市之力推广汉字、推广许慎精神。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