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

俯瞰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方舱(资料照片)。
2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等6个考古项目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新华社发

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被命名为“郧县人3号头骨”古人类头骨化石出土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在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被命名为“郧县人3号头骨”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湖北十堰市学堂梁子(郧县人)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方舱内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瓦当(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绿松石管与绿松石片(2022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2021-2022年发掘区航拍图(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022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第三地点发掘现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考古第一地点发掘出土文物(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细石叶(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2月22日,获评“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称号的报告人与颁奖嘉宾在现场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考古队员展示提取离土的头骨化石(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宁夏贺兰县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制瓷原料图。新华社发

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片及刮削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出土的部分骨器(2022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戳印纹陶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核心区大型宫殿建筑发掘现场,考古队员展示炭化水稻遗存(2022年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殷墟祭祀坑k23出土的青铜器(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磨杵与盘(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部分小件器物(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考古工作人员展示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出土的箍白泥附加堆纹夹砂陶罐(2022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殷墟东围沟内祭祀坑K23上层发掘情况(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云南昆明市河泊所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简牍(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甘肃庆阳市南佐新石器时代遗址核心区大型宫殿建筑发掘现场(2022年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022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第二地点发掘现场(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