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辽宁⑲|辽代漆木双陆棋:纵横方寸 棋看风云
让文物说话,用辽宁文物讲好辽宁故事,让世界深入了解辽宁历史、人文底蕴,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联合推出大型全媒体策划“国宝在辽宁”,以辽宁30件国宝级文物为主线,让您和辽宁国宝面对面,为您讲述凝固在文物上的历史故事,揭开辽宁历史与文化的神秘面纱,展现辽宁浩荡千年的壮丽岁月。
赏国宝,品辽宁。
今天推出第十九期《纵横方寸 棋看风云》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棋类游戏中,除了围棋、象棋外,还有一种普及较广、流行千年的古老棋类——双陆棋。
1974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辽代贵族墓群七号墓,出土了一副漆木双陆棋,是目前辽宁地区出土年代最早且保存较完整的双陆棋实物。
这副双陆棋为木制,由棋盘、棋子及骰子组成。
棋盘的两条长边各雕有一个半月形窠,左右各有六个圆槽用来放置棋子。因为在棋盘的两边各有六个圆槽,“六”和“陆”在古代发音一致,故称“双陆”。
这副双陆棋,棋子共30枚,黑白各15枚,两枚骨制的骰子。
关于双陆棋的起源,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起源于古罗马;
有人认为起源于古印度;
还有人认为是由中国古代的“六博”演化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双陆棋游戏已在宫廷和民间传播开来,被视为“胡戏”,盛行于隋唐。
辽金时期,双陆棋是深得朝野喜好的博戏和娱乐活动,史书中关于契丹皇帝、后妃与臣僚、外国使臣玩双陆棋的记载,比比皆是。
随着其他棋类、博戏的兴起和流行,双陆棋到了清代日渐衰落,后被乾隆皇帝下旨禁止。于是,在中华大地绵延千年的双陆棋逐渐销声匿迹。
之后,古老的双陆棋从中国东传,在日本又兴盛起来。由于双陆棋的博弈规则较复杂,而今中国已无人会下,具体玩法已失传。
国宝名片
名称:漆木双陆棋
年代:辽代
材质:木质
出土地点:法库叶茂台7号墓
收藏单位:辽宁省博物馆
记者 : 张松、郑新煜、韩卓航、白昊、尹浩、孔凡博、孙明慧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