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动图|“品”一段古曲、“饮”一杯古酒,贾湖遗址博物馆打造中华文明地标
在这里,出土的陶器内发现“古酒”,还有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将我国的酒文化推前了几千年。
在这里,出土的“贾湖骨笛”,迄今为止是中国考古发现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可吹奏乐器,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在这里,所出土的七音骨笛、碳化稻米、契刻符号、绿松石装饰物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尤其那些契刻符号很可能为汉字滥觞的有力物证。
在这里,所发现原始栽培稻实物为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之一,还发现猪骨和祭祀用狗,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东亚最早的家畜。


今天,在这里不断追踪文明的肇始,将中华文明向前推至9000余年,更被誉为“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
这里就是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的贾湖村,面积3000多平方米,距今约9000年至7500年,成功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在追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形成基础、起源过程,我们的祖先卜居于黄河流域,筚路蓝缕,赤手空拳,却征服了洪荒蛮野,开创资源书写光辉历史。在经济形态、埋葬习俗、文化艺术、房屋建筑等方面,让人惊叹的贾湖文化,具备了考古学文化独立命名的条件。


自1983年至今历经八次科学考古发掘,经考证,贾湖遗址属于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被列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据了解,贾湖遗址博物馆将于今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当天进行试开馆。


三面环水的贾湖村正积极推动贾湖考古遗址公园及贾湖博物馆的建设。未来,这里集文化遗址保护、展示、教育、休闲于一体,将贾湖先民建造房屋、耕种水稻、驯化家畜、制作陶器的模拟复原场景“昨日重现”,为传承贾湖文化进一步解读这片遗迹感受中华文明的重要意义。
策划:李政葳、丁艳 拍摄/制作:刘昊、王一涵 撰文:王一涵
责编:李 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