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再添新辑

《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第十二辑。
本报讯 记者赵乃林报道 为让更多的历史文化典籍永葆生命活力,3月2日,沈阳市文史研究馆举行《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第十二辑首发式暨典籍电子书上线仪式。第十二辑的出版,展示了清代著名满族文学家爱新觉罗·裕瑞和清代著名满族诗人恩锡的文学成就。
沈阳历史文化悠久,从战国时期的候城到清朝的盛京,王朝更迭的历史沧桑,典章制度、重大事件的真实记载,社会生活、风俗风物的历史变迁,均在沈阳的历代典籍中留下了珍贵印记。沈阳市文史研究馆自2008年启动《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文化工程,至今已研究整理并校注出版了十二辑36册《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抢救、保护了一些长期沉寂、濒临湮没和散藏民间的古籍,其中不乏一些孤本、珍本和善本。
《沈阳历史文化典籍丛书》第十二辑,收录了清代中期著名满族文学家裕瑞的诗文集作品《草檐即山集》《论孟余说》《附刻论古七则》《东行吟钞》《枣窗文续稿》《枣窗闲笔》。至此,这套丛书的第十一辑和第十二辑,首次完成了典籍工程对沈阳的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全部作品的结集出版。
裕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反映辽东生活民情的诗人。他工诗善画,通西蕃语,又用唐代古字翻译唐代藏传佛经数百卷,还对词曲、小说、话本、子弟书多有研究。
裕瑞也是位书法家,其字清逸脱俗,典雅畅顺,深得“二王”宗法。他曾多次游览千山,并在龙泉寺三星石上镌刻“法水长流”四字。其字迹清新、简洁、俊秀、颇具风骨。
第十二辑主编肇乐群认为,裕瑞对满族小说理论作了颇有见地的阐述,成为撰写满族小说理论专著第一人。裕瑞的诗文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居于这一时期满族文学的重要地位,为中国文学史留下珍贵遗产,也为沈阳地域文化增加了色彩和厚重。
第十二辑还收录了清代后期著名满族诗人恩锡在沈居官5年期间的诗作结集《嘉禾堂集》。据肇乐群介绍,这些诗包括抒情诗、战事诗、风光诗、交友诗,均为有情有景有感而发,没有矫揉造作、故作矜持之语。
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张春风说,经文史专家研究、整理、校注后的典籍,使藏于深宫无人知且很少能读懂的“天书”,变身为市民学习地域历史文化的方便读本,不仅丰富了辽沈地域的文化积累,而且让一些珍稀典籍能够方便地为学界、产业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
据介绍,已经出版的历史文化典籍虽然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但仅是沈阳历代典籍的冰山一角,只是典籍文化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沈阳相关的历史文化典籍,还有更多沉寂于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图书馆里,小部分散佚在民间收藏,陆续将这些典籍文献加以收集、整理,可以避免被湮没而渐渐消失、散佚、毁损。“我们将在未来的时间里,继续组织文史专家,持续做好地域历史文化典籍的收集、整理、研究、校注和出版工作,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品牌文化工程做到二十辑60册的规模。”张春风表示。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