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了“新农具” 数字化为“新农资”
本报记者 张 旭
春回大地,万物萌发。3月5日,走进凌源市三家子乡歪脖杖子村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排排西红柿秧苗整齐排列,藤蔓上挂满了沉甸甸的西红柿;百合、郁金香含苞待放,娇鲜欲滴,长势喜人;育苗棚里,工人们正精心培育幼苗;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等自动化设施24小时守护着农作物茁壮生长。
凌源市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俊生正通过手机监测大棚里的温度、湿度等各项农业生产数据。“如今,我们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远程操控,就能给农作物浇水施肥,大棚里安装了升温系统、降温系统、遮阳系统、补光系统等设施,给农作物生长提供标准化条件。”任俊生说。
渤丰公司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20年以来,公司投资1300余万元建设国家级数字农业应用创新基地项目,大力发展智慧农业。通过该项目,基地农产品的产出率提高了10%,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人工投入成本降低了23%,减少用水量15%,农药化肥投入减少10%,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通过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的示范带动,歪脖杖子村牵头成立智慧农业技能培训班,组织村民参与生产技能培训,培养职业新农民。如今,在该村,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走进百姓家,手机成了“新农具”,数字化为“新农资”,村民实现了种植智能化、管理科学化。从做“体力活”到干“技术活”,从收成“看天”到增收“靠技”。
“这几年,我家的大棚也应用了很多智能化的设备,现在只要打开手机,不到1分钟的工夫,农情监测、作物长势等各种信息便可呈现在眼前。以前,两个人都忙不过来的活,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了,种菜越来越轻松!”村民张艳华说。
村民乔华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以前卖菜要去批发市场。如今,她通过网络,每天都能及时了解蔬菜行情,还时常在网络上直播销售农产品,吸引了很多粉丝关注,成功拓宽销售渠道,不用再担心销路问题。
截至2022年年底,歪脖杖子村新型职业农民人数达到150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村新型职业农民人数有望突破200人,智慧农业生产基地覆盖率可达70%。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