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丨上万件纪念雷锋藏品装满我的家
“超级粉丝”褚士奇谈收藏经历
上万件纪念雷锋藏品装满我的家
褚士奇 他是一名雷锋的“超级粉丝”,是辽宁省民间个人收藏雷锋资料数量最多的人,同时也是一名学雷锋志愿者。在收藏、研究、办展之余,褚士奇与几位雷锋事迹见证人组建了学雷锋志愿者团队,服务社区,服务基层。他们培训了许许多多的学雷锋小志愿者讲解员,培养他们成为一批讲雷锋故事的能手,以此来传承雷锋精神。
摞起来有一人高的雷锋相关报纸、十几个书架的雷锋书刊、各种印有雷锋头像的搪瓷缸、十几盒金光闪闪的雷锋纪念章、雷锋邮票……来到抚顺市雷锋物品收藏家褚士奇的收藏室,仿佛走进了“雷锋的世界”。1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样样物品都与雷锋相关。除了我们可以想象和想象不到的老物件,也有现今流行的雷锋文化衫、鼠标垫、手表等新产品,林林总总,数以万计,他的藏品数量在全国雷锋物品收藏家中数一数二。
褚士奇的名片上印着十余个头衔,其中6个与雷锋有关: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会员、抚顺学雷锋典型联合会副秘书长、抚顺市雷锋小学等全国多所院校的校外辅导员……
褚士奇与雷锋有什么渊源呢?他说,他没有见过雷锋,却有幸在雷锋的第二故乡抚顺工作生活40余年,与雷锋结缘、收藏雷锋藏品成了顺其自然的事。
“来自雷锋的第二故乡”,像众多抚顺人一样,这是褚士奇的骄傲,也是他传承雷锋精神的一种天然的责任。
把雷锋专题收藏划分为20大类
“藏品越来越多,从原来的一间书房,逐渐挤到客厅,现在将三室一厅的房子挤得满满当当。这里就是雷锋的世界!”69岁的褚士奇一提起收藏的事,嘴角噙着笑,眼里含着光。
上世纪80年代初,禇士奇调到抚顺市望花区政府工作。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褚士奇负责单位的板报书写工作。“那时候的板报内容经常从雷锋书籍中挑选小故事、名言警句。刚开始我们都是借书抄写,后来写着写着,雷锋的话语、故事就入脑入心了,我开始自己买雷锋书籍,每一本书都爱不释手。”就这样一本一本地积累,褚士奇手里的雷锋书籍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开启了他的雷锋物品收藏之旅。
有志者事竟成,褚士奇就是那个有心人。在收藏雷锋书籍之余,他发现生活中有关于雷锋的物品比比皆是,就萌生了广泛收藏的念头。他一边兴冲冲地从各类箱子中翻找雷锋藏品,一边打比方:“假如用我们收藏到的有雷锋信息的物品把一个人从上到下打扮起来,你会惊奇地发现:帽子上有学雷锋志愿者的标识,上衣是印着雷锋图案的文化衫,肩挎印着雷锋图案的背包,背包中装有封皮上印着雷锋图案的笔记本,胸前佩戴一枚雷锋纪念章,手腕上戴着镶有雷锋图案的手表,腰间拴着印有雷锋图案的钥匙链,裤袋里放着印有雷锋图案的钱包,钱包里夹着印有雷锋图案的电话磁卡……”
因为藏品众多,种类繁杂,他还给藏品进行了分类,包括报纸、刊物、书籍、生活用品、纪念徽章、年历、电子音像、磁卡、票券等20大类。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有着雷锋印记的物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物件日渐减少,褚士奇越来越意识到他的雷锋藏品的价值和使命:它们是几十年来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历史见证。
寻找雷锋故事中的当事人
收藏界有这样一句老话:“收而不研者陋,藏而不鉴者庸。”因热爱而收藏,褚士奇那独一无二的家足以说明一切。但他不仅仅收藏,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当中。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雷锋,禇士奇不仅认真研究手中的资料,还循着雷锋的足迹,寻找雷锋成长、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翻开专门存放研究资料和相关文章的几个档案盒,褚士奇的脑子里仿佛有无数个动人的故事要讲给记者听。他在参观各地雷锋纪念馆时发现,以“雷锋雨天送大嫂”为素材的雕塑不少,但它们各不相同。有的雕塑中大嫂带着两个女孩,有的则只有一个孩子,他产生了疑惑:“大嫂到底带了几个孩子?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褚士奇从一张报纸上得知当年的大嫂名叫纪玉春,于是就想尽办法和她取得联系,终于真相大白:当年纪玉春带着两个儿子回婆家探亲,先在铁岭下火车,又换长途客车到抚顺市,还得步行到位于棋盘山地区的婆家,有15公里的山路要走。这时天降大雨,陷入困境的娘仨恰好遇到了雷锋,雷锋步行一个多小时把他们送回家。
褚士奇常常在各类报纸中发现研究的线索。2002年,他在1962年4月13日的《抚顺日报》中发现了一篇与雷锋相关的读者来信,是一个就读于抚顺县会元堡小学名叫张玄的小学生写给雷锋的信,相同的版面上,还刊发了雷锋的回信。褚士奇到处打听张玄,甚至专程到抚顺县会元乡寻访,都没有线索。直到在2003年初的《辽宁老年报》上,褚士奇发现了一篇署名张立文的回忆文章,讲的就是小学生张玄学雷锋的故事,而张立文正是张玄的班主任,终于找到了线索,褚士奇联系上了张玄。当年,雷锋不仅给张玄回了信,还特意去学校看望过她,这位当年仅10岁的小女生从那时起就一直把雷锋当作榜样,一直默默地学雷锋,后来成长为省优秀女教师、抚顺市劳动模范,如今已经退休。通过褚士奇的这次寻找,张玄还将当年雷锋赠送给她的有雷锋亲笔题字的日记本和一张身着军装的二寸全身像捐赠给了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褚士奇收藏了不少照片,他会在旁边的空白处标注着每一张照片的拍摄者,写下文字说明,还将对应的人像找到相应的名字;有不少剪报,褚士奇会将自己的探访经过、研究成果写下来,附录其中;还有不少文章,是针对网络上部分人抹黑雷锋的一次次挺身论战,他说:“雷锋迷学雷锋,更捍卫雷锋!”
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全国雷锋专题收藏联展”
“收藏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在褚士奇看来,雷锋藏品是可以触摸的学雷锋活动历史,举办雷锋收藏展,不仅可以让老一代缅怀歌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岁月,还可以感召年轻一代,让他们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成长。
1998年3月,当报道褚士奇办雷锋展的文章相继发布后,许多外地人慕名来函,一来二去,他便结识了几位异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全国性的雷锋收藏联盟雏形初现。从刚开始的书信往来,到后来的上门拜访,大家不仅畅谈对雷锋的敬仰,交流学习体会,更广泛交流各地学雷锋活动的信息和收藏的线索,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雷锋迷”们渐渐有了一个共识:要组织雷锋专题藏友会,大家共同会聚雷锋城,举办一次联合展览和研讨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2004年8月中旬,在抚顺市新华大街邮票公司三楼大厅里,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18位“雷锋迷”成功地布置起“全国首届雷锋专题收藏联展”。褚士奇轻轻地用手摩挲着当时的合影,向记者介绍当时的盛况:“开幕式场面隆重热烈,抚顺市党政领导和雷锋战友、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学雷锋典型等上千人在当天参加了活动并参观了展览。我们一起召开了交流研讨会;乘坐抚顺‘雷锋车队’的出租车分别到抚顺各处的雷锋景观参观、拍照;专程到沈阳国家森林公园雷锋生前曾参与施工的地方参观。”
有了第一次的良好开端,“全国雷锋专题收藏联展”几乎是每隔两年就举办一次。各地的雷锋物品收藏家组建了“全国雷锋专题藏友联谊会”,分别在鞍山、北京、营口、雷锋家乡湖南望城等多地举办收藏联展,而褚士奇作为骨干成员,从不缺席。
剪刀、格尺、铲子、双面胶、电热熔枪……茶几上堆放的各式工具和材料,都是褚士奇用来保护藏品的“法宝”。“我有集邮的经验,根据不同的雷锋藏品,自创了这么一套‘保护’流程,现在大家都学会了我这套方法。”褚士奇笑着说,如今大家伙儿办展,仍然延续着这样的分类。
“我们每位收藏者都是一枚火种,通过展览,能使更多的人了解雷锋、学习雷锋,推动全国各地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薪火相传。”正是这样一种使命感的推动,褚士奇总是愿意将多年的收藏经验传授给各地的收藏家。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