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丨辽宁画家60年接力画雷锋
柳青 军旅画家,出生于1929年,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所创作的油画作品《三千里江山》《雷锋忆苦》参加了1964年第三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复古的牛皮纸窗户、原汁原味的红砖墙面、精心布置的灯笼、来自旧时光的火炉……2月7日,当记者踏入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陆国斌正在筹备的雷锋专题画展,满满的年代感扑面而来。展馆由沈阳市苏家屯区解放街道的一处旧仓库改造而成,整个院子东边的两间仓房已经布置出来,“一间用来展出雷锋题材画作,另一间作为活动室,可以讲课、座谈、绘画……”陆国斌说。这是辽宁第一个雷锋专题画作展馆,陆国斌为此筹备了半年多的时间。
时值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我们追寻着雷锋的脚步,总能在时间长河中撷取雷锋题材画作的片段,不论是陆国斌正在筹备的雷锋专题画作展馆,还是被众多采访对象提到过的无数打动人心的雷锋题材经典作品,都让我们恍然间发现:60年来,一代代辽宁美术家以手中的画笔讴歌雷锋精神的热情从未稍减。
把雷锋刻在你我的心头
把雷锋精神播撒向祖国大地之前,雷锋的形象、雷锋的事迹必先深深刻画在艺术家们的心头。60年来,画雷锋一直是辽宁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们最心向往之且义不容辞的事业。94岁的军旅画家柳青就是第一批画雷锋的艺术家之一。
翻开《柳青画集》,看着《三千里江山》《第一次射击》《锦州城上》……这位军旅画家用画笔演奏战争与和平的交响曲。画集的第27页就是柳青创作于1964年的油画《雷锋忆苦》,画家在塑造雷锋向战友们讲述自己幼年的苦难经历时,以波涛汹涌的大海作“策应”,请感动落泪的海军战士“助阵”,将雷锋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摩挲着这一页上的《雷锋忆苦》,柳青回忆起创作经过,嘴角噙着笑意:“1963年,全国掀起了学雷锋热潮,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义务为宣传雷锋精神做点事情。作为沈阳军区政治部的一名创作员,我能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画雷锋!”画雷锋的哪个事迹呢?“雷锋出差一公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的先进事迹太多了,那时候发表在报端的雷锋题材画作也不少,柳青想要独辟蹊径,找到一个独特的视角。
柳青没见过雷锋,但他的爱人刘萤曾有幸听过雷锋做的报告,还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排演的话剧《雷锋》中饰演过少年雷锋。根据刘萤的讲述和身边其他听过雷锋报告的同事反馈,柳青深受触动,他决定,要画一幅雷锋做报告的作品。
有了想法,柳青却陷入了困境:雷锋做报告都是大场面,在学校、机关、部队的礼堂、会场,每场报告都有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听,怎么去表现这么宏大的场面,柳青犯了难。迟迟没有动笔的他有一天翻看《解放军画报》,发现了一张雷锋在旅顺海军基地做报告的照片,他豁然开朗,这就是他想要的场景。
为了画好这幅作品,柳青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前往旅顺海军基地采风。“那是我第一次上舰艇,经过五六天的采风,我采访了许多听过雷锋做报告的海军战士,画了不少速写。”采风归来,柳青写下了这样的句子:“雷锋正在为战友们做报告,我把它看作一种控诉,控诉什么?控诉旧社会对劳苦大众的剥削和迫害!大海掀起了巨浪,同志们群情激愤、义愤填膺。”
再次念出这段创作理念,柳青的眼神中仍有对新旧社会对比的鲜明感受。他的这幅作品参加了第三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得到了美术界的高度评价,之后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把雷锋绘入时间的长卷
行走在辽沈大地,我们总能与各类雷锋艺术作品不期而遇。不论是矗立在雷锋墓前广场上的雷锋全身塑像,还是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门前广场上的铸铜雕塑《雷锋与少先队员在一起》,抑或是刊发于《连环画报》封面的油画《队日》,都是老百姓记忆中最深刻的雷锋形象。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些经典的雷锋题材作品,都是由辽沈地区的美术工作者所创作。
今年76岁的版画艺术家庄庆芳年轻时曾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他不仅画雷锋,也负责组织相关美术作品的参展工作。在他看来,辽沈地区的美术工作者画雷锋的传统,根植于这片土地上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每一届全军美术作品展的雷锋题材作品,常常就出自辽宁这片热土。”今年,庄庆芳对60年来辽宁地区产生的雷锋题材美术作品进行了梳理。
“1963年之后,沈阳军区的历代美术工作者都有雷锋题材的作品。除了油画家柳青创作的《雷锋忆苦》之外,油画家梁冰创作了巨幅油画《千万个雷锋在成长》,现在收藏于沈阳军区善后工作办公室雷锋文化陈列展中,画家邹立文创作的油画《两代英雄》,曾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庄庆芳告诉记者,著名的版画家、鲁迅美术学院教授路坦也曾创作版画《雷锋》;鲁迅美术学院两位教授祝福新、周玉玮合绘的油画《队日》曾是1978年第3期《连环画报》的封面画作,这幅画作也曾经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建军5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近些年来,有关雷锋题材的艺术创作不断深入出新。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戴都都、李晨等一批艺术家陆续创作出他们心目中的雷锋形象。201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四枚《“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五十周年》纪念邮票,这是第一套全面反映雷锋事迹的手绘人物邮票,引起了全国集邮爱好者的极大关注,它的设计者就是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插图工作室主任李晨。在庄庆芳的画室中,他向记者介绍自己的雷锋题材画作:“这是我创作的版画《一面镜子》,采用的是手工复合板刻的方式,是我创新采用的一种版画制作方法。”他认为,雷锋题材的艺术创作要有创新,才会有发展。
画雷锋的接力棒代代相传,60年,辽宁的美术工作者将雷锋绘入了时间的长卷。
把雷锋画在希望的田野
日前,在陆国斌的画室中,记者见到了几幅即将展出的雷锋故事画,内容包括雷锋的悲惨童年、雷锋在鞍钢、雷锋当兵等等。只见陆国斌拿起画笔,10分钟左右,一幅铅笔画就完成了。他之所以能够画得如此纯熟,是因为他对于雷锋的事迹了然于心。
陆国斌的记忆力超群,关于学雷锋、画雷锋的事,总是在他眼前历历在目。他记得每一个听过的雷锋故事,记得6岁时第一次画的人物肖像就是雷锋像,记得第一次参观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的心情,记得二十几岁时在村里画雷锋,村民人人传阅的场景。
陆国斌的毅力更令人叹服,他在学雷锋的路上,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从2014年至今,他带领志愿者为辽宁的70多个乡镇义务绘制文化墙11万平方米,不惧风吹日晒雨淋,也不收一分钱报酬。
初见陆国斌,人们很难将这个身量不高、衣着朴素的人与鲁美教授联系在一起。他常年戴着一顶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帽子,身穿工装,时常被人当作修理工或者保安。也许正是因为“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向陆国斌寻求帮助的人很多,他总会竭尽所能、乐此不疲地帮助他人。
2014年,北镇市罗堡镇向陆国斌提出请求,请他帮忙绘制文化墙,正是这一特殊请求开启了陆国斌艺术生涯中的一个“大工程”。从那以后,“画墙教授”的名声不胫而走,此后9年中,陆国斌栉风沐雨,走遍了村村落落、沟沟坎坎,将雷锋画遍了辽沈大地。
“相比于把画挂在美术馆,我更喜欢把画画进乡村,画给农民,画在祖国大地。”陆国斌说,用画笔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正能量,对他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每次画完墙画,大家总是要我在墙上留下名字,我会告诉他们,雷锋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们会把‘雷锋与我同行’的字样写在每幅墙画上。”
在乡村间画墙画,陆国斌也不忘随时随地学雷锋,看到生活困难的家庭,他就捐钱捐物。2019年,陆国斌荣获第五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责编:栾溪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