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福建:春耕正当时 尽显“科技范”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以前到了耕种的季节
农民总是起早贪黑
与天气“赛跑”
现在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数字稻田”“无人农机”等场景相继出现
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春耕图
农资坐上“小火车”
在福建省永春县
芦柑多生长在山区丘陵地带
春天肥料等农资“上山”
秋天芦柑果实“下山”
常需要肩挑背驮
如今农资坐上了“小火车”——轨道运输机
在山高坡陡的种植区
“小火车”的运输效率5倍于人工挑担
施肥和采收
告别了人工挑担的时代

3月14日,农户在福建省永春县使用轨道运输机运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从空中俯瞰
蜿蜒数千米的轨道覆盖山头
穿过柑橘生长密集的地方
“小火车”一次可载重400斤
随着发动机轰鸣声响起
沿着“单道铁轨”
在坡地上走走停停
不一会儿便把肥料分卸到需要的区域
种菜不用土
在福建惠安的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蔬菜住上了“楼房”
立体种植架种了6层生菜
节约了约3倍土地
空心的种植架内盛满了营养液
“水肥一体化系统”为蔬菜作物定时补水
营养液的流量也可精准控制 实现精确培育

这是3月14日拍摄的位于福建惠安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立体种植架。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水培技术负责人刘豪俊说
相较于土地露天种植
立体种植能使蔬菜的生长周期快一个星期左右
并且有效减少病虫害
大大提高了口感
无人农机耕田
春耕时节
在福建惠安的一片田地上
一台无人驾驶轮式拖拉机正进行耕地作业
这辆大型拖拉机安装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
设定好程序后
拖拉机按照设定的路线匀速耕整土地

3月14日,在福建惠安一片田地上,无人驾驶拖拉机在进行耕地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惠安县金大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钟辉说
“无人”拖拉机耕地轻松多了
机手只需要把拖拉机调好头
剩下的交给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驾驶员劳动强度显著降低
有效作业时间延长
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
眼下,春耕备耕正在有序进行
各种新技术、新模式涌向田间地头
智慧农业让春耕跑出“加速度”
策划:涂洪长
记者:庞梦霞、周义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福建分社
联合出品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