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牢牢记在心上(民生观)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两会上,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不少议案提案事关民生福祉,顺应人民期待。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共话身边的改变,共谋美好的未来,勾勒出一幅幅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生动图景。
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2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至91.6%;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65万套(间)……鲜活的数据,见证了我国民生保障的扎实成果。民生改善既关乎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也连接着百姓生活的切身感受。
一组组数据背后,是一幕幕幸福温暖的现实图景:四川达州市宣汉县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路通了让出行更加便利,也促进村里中药材产业更上层楼,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浙江温州市洞头区,市民在街道的智慧健康站就能进行身体检测、发起健康咨询,享受家门口的医疗服务;河北邢台市信都区,群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老旧小区改造设计,让改造工作满足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民生连着民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践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重承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是今年工作重点之一,并落实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等具体发展预期目标上,充满民生温度,饱含惠民决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聚焦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一“国之大者”,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为人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眼下,神州大地春潮涌动、生机勃勃。与大好春光相呼应的,是无数踔厉奋发实干苦干的身影。在全国两会上汇聚了更多智慧与共识后,在新征程上抓实抓好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我们定能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之力,共同书写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责编:窦志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