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振兴新动能——东北三省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
东北地区,是中国版图纬度至北、经度至东之地,拥有国内唯一的寒温带。冬季漫长且寒冷,曾为东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近年来正成为这片大地践行“冰雪天地也是金山银山”的优势所在。
春分临近,冰雪渐融,2022/2023年雪季进入尾声——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的首个雪季,东北三省实现冰雪经济强势回暖。其中,吉林省仅春节假期便实现国内游客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61%和33.31%,黑龙江省群众冰雪运动参与率升至57.8%,辽宁省春节假期滑雪场营业收入整体效益达去年同期2.5倍。
这个雪季以来,东北三省不仅成为中国巩固“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的重要承载区,还在进一步推进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涌动振兴新动能。
冰雪消费热度空前
如今已是3月下旬,但东北多家雪场仍在营业。连日来一股强冷空气过境,积雪消融进度延缓。对雪友而言,冬春交际依然是滑雪好时节。
一大早,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59岁村民张增华就忙碌了起来,准备食材、收拾桌椅、布置接送雪友的车辆……南沟村距离北大湖滑雪场不到10分钟车程。滑呗App显示,截至3月20日6时,这处雪场以168.99万公里滑雪里程排名本雪季国内雪场第一。
这是吉林省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2022年1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2023年,是张增华守着雪场经营餐饮民宿生意的第30个年头。30年前,北大湖滑雪场作为第八届全国冬运会竞赛场地而投建。“刚开业时客人不多,如今客人天南海北,旺季一房难求。”张增华说,北大湖滑雪场越火,村民就越忙。目前,南沟村已有140家民宿、700多家客房。途家民宿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吉林省雪场周边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幅最高达16倍。
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北大湖镇南沟村,一家农家乐的经营者为客人准备菜品(2022年1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沿松花江北上,来到哈尔滨市中央大街,3月暖阳照在这条面包石铺成的百年老街上,三五成群的游人吃着马迭尔冰棍、拍着打卡素材,感受着“冰城”特有的氛围。哈尔滨马迭尔集团副总经理黄训军介绍,雪季里在冰封的松花江面上打造的冰雪嘉年华非常受欢迎,营业61天接待游客85万人次,呈现出可喜的回暖态势。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松花江冰雪嘉年华园区,游客在体验冰雪娱乐项目(1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哈尔滨城区约300公里外,是宛若童话世界的中国雪乡。这处透着浓郁东北乡村雪域风情的景区,自去年12月开园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黑龙江省雪乡景区夜景(2022年12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辽宁省以“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为主题,打造41条冬季旅游特色线路和200余个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负责人付静微介绍,东北雪场“夜滑族”近年来不断壮大,为提升雪友的体验舒适度,景区在雪季前便对灯光装饰进行了升级改造,广受称赞。
美团文旅研究院研究员武迪介绍,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赛会后的首个雪季以来,东北三省冰雪消费热度持续提升。其中,以春节前后1个月的时间为周期对比,吉林、黑龙江的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订单比2020年同期上涨约140%。“除东北地区游客之外,主要客源地还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深圳等地。”武迪说。
冰雪产业蓬勃发展
2月初,黑河市气温仍在零下20℃,在红河谷汽车测试股份有限公司一处试车场,一汽-大众试车员王佳义正在测试车辆电子稳定系统,飞驰的汽车溅起飞舞的雪花。寒区汽车试验是汽车环境适应性试验的重要内容,其间技术人员在高寒天气下测试整车及零部件在极限载荷下的表现,从而不断优化车辆性能。
车辆在黑龙江省黑河小乌斯力测试基地进行寒区试验(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黑河地处中俄边境高纬高寒地区,具备发展寒区试车产业的先天条件。经过多年发展,黑河已成立8家寒区试验企业、16个试验基地、24个专属试验基地,与一汽、特斯拉等170余家国内外整车、零部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目前,黑河寒区试车量在全国占比已达80%左右。
机器轰鸣、纱线飞梭,辽源市冰雪运动服装产业园内,纺织工人正在赶制订单。辽源棉袜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北京冬奥会期间曾为中国健儿提供平均增温8℃的自发热冰雪袜。这个雪季以来,当地已销售滑雪服、滑雪靴、滑雪防护手套等4万余套,全市冰雪装备制造企业从业人员已超2300人。
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总经理曾岩介绍,2022/2023年雪季,这里已将雪道从27条增至64条,雪道面积由126公顷增至239公顷;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总投资14亿元、拟建设92条雪道的仙峰滑雪场,初级雪道已在去年底交付使用;在白山市,规划114条雪道、年可接待300万人次的吉林省奥林匹克冰雪运动中心项目,已得到建设批复……
东北三省近年来形成新的共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完善“冰雪+”,不仅要“加”出冰灯、雾凇、温泉、冬捕、民宿、民俗等旅游产品,还要“加”出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冰雪经贸等产业。为此,吉林、黑龙江、辽宁均加紧了冰雪产业人才培养步伐,以满足供给侧新需求。
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自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区以来,逐渐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型城区转变,域内的弓长岭滑雪场,不仅在这个雪季迎来了空前的客流,还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冰雪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吸引了国内几十家滑雪俱乐部、数千名学员安营扎寨。
“我们开设冰雪产业学院,就是为中国冰雪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打造全国冰雪产业人才基地。”辽宁省冰雪运动协会会长崔恩伟表示,冰雪产业在北京冬奥会之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出现相应的人才缺口,包括滑雪教练、冰场服务人员、压雪机操作员等,这为发展产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创造了契机。
冰雪经济方兴未艾
2023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吉林省在这个雪季以长白山为坐标关键点,牵头推进“冰雪丝路”计划,强化区域联动,打造世界级冰雪胜地。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振林介绍:“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们以‘冰雪丝路’为载体,打造冰雪经济国际合作前沿窗口。在探索跨区域、跨领域、跨国界的冰雪经济合作机制中,进一步拓展吉林冰雪在国内外的辐射影响力。”
雪季时长几乎领跑全国的东北地区,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冰雪资源国际化探索。自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冬奥会举办权以来,东北三省重新审视自然资源、区位潜能、产业雏形等优势,以提质增效升级产业、合纵连横整合资源、全域联动培育人群等为落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对外埠资本和专业团队形成磁吸效应。
在吉林省吉林市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吉化第九中学学生在滑雪体育课上练习(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东北三省大举强化冰雪经济布局。吉林省将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列入“十四五”期间“三大万亿级”产业,与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等同重视;辽宁省计划到2025年,实现冰雪装备制造业产值达50亿元以上,培育3家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冰雪骨干企业;黑龙江省明确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企业和知名品牌。
“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广泛参与的群众基础、全国领先的冬奥成绩,是东北地区建设冰雪体育大省、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完善冰雪经济高地的优势。我们对东北打造世界冰雪经济新增长极充满信心。”吉林省体育局局长牟大鹏说。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