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晶: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多地高校近期举办多场招聘活动。比如,“职引未来—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已于3月19日开始,涵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教育部推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招聘。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就业任务更重。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当前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毕业生应该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择业观,勇于迎接各种风险挑战,既要面对新职业的选择,更要面临就业空间的拓展。但应看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巨大,既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不能充分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又存在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我们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抓住关键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为中国经济发展积力蓄势。
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就业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经济增长的活力所在也就是促就业的动力所在。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民间投资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促就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夯实促就业的微观基础。同时,积极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别是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创业的提振作用,创造出更多新职业,为高水平、专业化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形成促就业的长效机制。要持续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对稳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人员,激发就业市场活力。要稳定公共岗位规模,推动用人单位与高校开展精准供需对接、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从长期来看,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应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招生和就业之间的联动,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举,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社会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更要搭好平台,促进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提高人岗匹配效率。对于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应向其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离校后对未就业毕业生优先提供就业服务,建立精准帮扶体系,做好就业引导。对于有志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应优化服务,帮助创业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减轻毕业生的创业压力。同时,政府要因势利导,增加社会培训预算、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持续规范开展针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各类知识培训,保障求职者能够与时俱进。
相关的社会保障也要跟上。应建立完善适应新型就业形势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尤其是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社保缴费分摊制度、劳动权益与工作福利等进行全方位保障。增强新就业形态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合理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解决其后顾之忧,营造人尽其才、人人有为的良好社会环境。(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晶)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全省民营企业服务月招聘会火热开启
- 为法治辽宁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十五项“硬措施”营造发展好环境
- 全省推动民族自治县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会议召开
- 我省出台实施意见 支持鼓励优秀退役军人优先到中小学任教
- 沈阳大连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省委有关部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省委有关部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分别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自我革命》等主题教育学习材料出版发行
- 140名部级领导干部在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