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要颜靓质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到2035年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具体从哪里入手?日前,辽宁省制定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的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明确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从农村农民可见可感的“小切口”入手扎实开展乡村建设。
近年来,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已见成效,但接续提升新生活仍在路上。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目标分解锁定在一个个明晰的小任务上,是辽宁乡村振兴行动部署的特点。比如,农村公路要修多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多少,都有责任状、施工图、时间表。每月累进,每季考核。
与沿海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乡村建设仍存在短板。表现在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突出、软硬件基础设施薄弱。面对差距,不妨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打基础做起,走出有地域特色的振兴之路。
例如,影响农村宜居指数的上下水问题,解决不好这个“里子”,面子上再怎么花枝招展也谈不上魅力乡村。不仅城里人待不下,而且村里人也会留不住。所以,一方面要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兜起农村供水保障;另一方面要广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黑臭水体,畅通农村排污渠道。看不见的大手笔大功夫,首先要下在乡村建设的底座。有些县乡改厕“求快不求好”,厕所改造没考虑严寒因素,污水处理没跟上,不少新建厕所闲置不用变成摆设。可见,弥补乡村建设的短板,仅有资金投入还不够,更要靠问需于民的细功夫、真功夫。
把乡村建设的“里子”绣好、底子打好,不仅农民住着舒坦,也能通过城乡互动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乘势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建设“乡村+度假”“乡村+康养”“乡村+文旅”等新场景新业态,将农村美与农民富有机联接。近年来,辽宁通过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创建,推动不少乡村实现了“颜值气质”双提升,将乡村底蕴向深开掘。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