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市聚焦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从细微之处入手 从难点之处攻坚
本报记者 关艳玲
小区干净整洁,交通文明有序,车辆摆放整齐,随处可见“红马甲”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书写城市文明……东港市民于女士感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让我们东港大变样啊!”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东港市聚焦常态长效,从细微之处入手,从难点之处攻坚,围绕占道经营、市场秩序、环境卫生等重难点问题持续开展“十大专项整治”行动,让街区面貌焕然一新。通过重新施画道路标志线、改造单行线、增加停车泊位、增派警力等措施,规范城市交通秩序;通过与商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对部分沿街商铺实施画线经营、增设便民市场等措施,解决占道经营、出店经营等问题。联合属地对市域内常年堆积的建筑垃圾实施全面清除。打造了黄海大街、东港路等16个示范点位,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整体创建迈上新台阶。
以城带乡、城乡共建,东港将创城工作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结合起来。坚持以城市的东、西出口为整治重点,以环境整治带动市容管理升级,现已完成东出口沿街公园和景观路绿化带建设,西出口旧货市场已开始实行合同到期退出制度。全面加强乡镇主街道环境卫生和停车秩序管理,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庭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提升百姓的自我管理能力。抓好乡村建设行动,开展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垃圾净化、村庄亮化,从环境卫生到经营秩序等进行规范,与城市管理同频共振。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全民参与。东港市编印发放市民文明读本、创城明白纸等宣传资料20余万份;举办道德模范事迹展览、宣讲等活动50余场次,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其中。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通过12345平台、创城在线、啄木鸟在行动工作群等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完成“微心愿”6000余条。在全市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东港”“爱我港城、清洁家园”等系列活动40余项,近10万名志愿者、2000余支志愿团队参与其中,将志愿服务融入文明创建当中,奏响全体市民参与创建“最强音”。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