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智者同行 感受巴黎的启蒙时代
看点
18世纪的巴黎是启蒙运动的中心,科学精神与启蒙思想在这里交融互动。法国科学史专家白鲁诺的《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是一部科学史著作,同时也是一幅智慧城市画卷,18世纪的巴黎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在那里,科学已走进大众生活、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白鲁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启蒙运动的新视角。
在巴黎日耳曼大街的繁华地段,有一尊狄德罗的青铜雕像,他坐在沙发上,右手握着一本书,显现出伟大思想家的睿智,狄德罗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业就是主编了篇幅浩大的《百科全书》。法国科学史专家白鲁诺的《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以下简称《智慧巴黎》)为我们描绘了这幅美丽的巴黎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智者的群体形象。
启蒙运动新视角
智者荟萃的巴黎
白鲁诺是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讲述18世纪巴黎的,而18世纪的巴黎是启蒙运动的中心。启蒙运动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可以说正是启蒙运动开启了现代的世界,特别是锻造了现代世界的文化与精神。白鲁诺讲述了智者无所不在的巴黎,不仅聚焦达朗贝尔、布丰、孔多塞、拉瓦锡、狄德罗等科学巨匠,也关注无数共同塑造智慧巴黎的发明家、冒险者、工艺师、资助人等。其中有著作等身的皇家科学院院士,热情钻研的爱好者,严谨认真的教授,追求创新的科普学者……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类人才、各种创意和各色事物齐聚巴黎,并在这里尽情展示、争论较量。这些荟萃与交流成了巴黎知识界和科学界的力量源泉。
伏尔泰曾说,巴黎成就了《百科全书》的伟业。那是一个在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激情勃发、争奇斗艳的时代,是一个产生科学巨匠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发现的时代,无论是在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植物学,还是在实用的技术方面,都不断有创新的实验,新奇的发明,以及改变人们认知的新思想出现。而科学院、学术院等科研机构,图书馆、天文台、植物园、机器馆、制造工场和技术学校,这些分布在巴黎各处的科学机构将巴黎打造成18世纪的科学之都。
《智慧巴黎》着重论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启蒙运动的意义,系统地展示了科学事业在启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或者说,它论述了科学事业与启蒙运动的互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和了解启蒙运动的新视角。
启蒙运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几个文人学者的梦想,广泛的科学热情孕育了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派正是启蒙思想家群体。《百科全书》的完成,得益于聚集在巴黎的一大批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被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派代表了18世纪法国文化的精神,代表了那个时代高涨的科学和理性气氛。
《智慧巴黎》围绕18世纪充满活力的巴黎科学界展开,以皇家科学院为线索,涵盖科学机构建制、学科发展、发明创造、科学表演、公共卫生改造等主题。巴黎的科学事业是以那些科学家为中心的,但整个巴黎社会都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基础。白鲁诺描述了巴黎被卷入科学浪潮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科技爱好者、手工业者、技师、工匠、工人以及商人们,他们的帮助对于科研工作的完成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为科学家提供了各种材料、载体和生产工艺的支持。
科学界与巴黎民间的融合,是那个时代科学发展的一大特点。《百科全书》收录了许多关于机器原理及生产规程的描述,这些都源自巴黎工商界的生产实践,比如狄德罗撰写的有关生产技术发明的条目,就是在一些工人的帮助下完成的。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民间爱好科学技术的人们,也都加入到发现和发明的队伍,他们也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自然世界的奥秘。
巴黎为启蒙运动
提供了公共空间
启蒙时代的巴黎是一座“智慧城市”。升空热气球、坎凯油灯、天体力学、氧化学说、公制体系……通过这一系列的发现发明,科学家们的智慧照亮了巴黎的生命之光。不仅如此,巴黎的智慧还在于整个城市的科学热情。从上层社会的王室贵族,到下层社会的五行八作,都对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有着极大的兴趣,并且给予科学家们很高的待遇和地位。在法国王室搬往凡尔赛之后,原来的皇家宫殿卢浮宫云集了主导知识和艺术发展的各大科研院所,成了科学院、学术院等科学研究机构的办公场所和科学实验设备展示馆。出入卢浮宫的,不再是王室贵族,而是夹着皮包或科学仪器的科学家。沙龙、咖啡馆、各种学会都成为激烈讨论科学与文化的场所。与此同时,达官贵人、市井百姓都对科学性质的实验、表演、教学与讨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许多科学实验的表演,尤其是光电、化学的表演,去迎合大众的好奇心,比戏剧和马戏更受欢迎。当1873年8月27日热气球升空的时候,令我们赞叹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更是为那种万众翘首观摩的群体激情而感到震撼。
巴黎的科学不仅仅是在科学家们的实验室里完成,而且科学的成果也融入城市的生活。民众对于科学的热情,也使科学家们主动去迎合这种高涨的热情。担任过皇家科学院秘书的孔多塞说:“学者们的科研将以服务于大众的普遍福祉为宗旨。他们将把这个宗旨看得高于其个人的荣誉。”《智慧巴黎》介绍说,巴黎有多所技术教育学校,有一些数学家就给生意人讲授数学和会计课。有一个近乎夸张的例子,说是有的化学家去给面包师傅讲授发酵的化学原理,尽管面包师傅们根本不需要懂得化学也能制作出可口的面包。
《百科全书》的问世,则是面向大众的一部鸿篇巨制,它的宗旨,如狄德罗所说:“百科全书的宗旨是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使得过去时代的业绩对未来的时代不是无用的东西,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当然,更重要的是,利用新的科学成果刺激工业发展,启迪相关行业的进步,并且服务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巴黎的城市改造,公共卫生的进步,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这个时代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思想和技术创新融入城市发展的脉动之中。
巴黎之所以能够成为启蒙思想的摇篮,应该归功于整座城市及其居民的共同参与。一个充满科学热情的城市,必定是智慧的城市,这里的居民也充满热情与活力。这样,在巴黎,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公共空间,科学和文化的空间。这种新空间才是真正的巴黎,是肩负着文化使命的巴黎。白鲁诺说:“正是这一新空间造就了启蒙运动。”他还说:“如果说这样的公共空间已然在法国全境和欧洲遍地开花的话,那么巴黎就是其中心:巴黎孕育着舆论,巴黎发明着风尚,巴黎打造着新的思维。”
科学事业、科学精神和热爱科学的热情与氛围,是18世纪巴黎的文化,这种文化正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不仅是我们的生活空间,而且是我们生存的竞技场,更是文化的容器。白鲁诺的《智慧巴黎》是一部科学史的著作,同时也是一幅细致入微的智慧城市科学画卷,一份耳目一新的巴黎历史探寻指南。科学之都巴黎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在那里,科学已融入大众生活、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
责编:盛 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