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努力创造新的绿色奇迹
精神之源,乃奋斗动力之根本。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提到了感人至深的“三北精神”,充分肯定了40多年来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抑制,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绿色惠民成效显著,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何为“三北精神”?拨动时光的“表盘”,40多年前,我国启动实施“三北工程”,这是彼时为了减少我国北方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而采取的关键落子。40多年来,三北人民披星戴月、战天斗地,如同魔术师灵巧的手法一般,让三北大地由黄到绿,由绿生金,一片片醒目的绿色,凝结着一代代治沙人长期与漫漫黄沙较量的智慧和付出。三北大地“绿色挺拔”的背后,是治沙人坚实的精神支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32个字,浓缩着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三北精神”,这,便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之源。
防沙治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翻开我国防沙治沙的厚重“成就篇”,沙漠建“绿洲”、“绿进沙退”的故事感人至深。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条康庄大道上,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治沙人把青春和汗水浇灌在荒漠地带,用一辈子去坚守治沙,书写出一部部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一个个平凡英雄扎根荒漠,以尺寸之功积累千秋之利,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造林面积的绿色奇迹。精神源于于平凡,精神扎根于人民。一个个为了家园更美、生态更好、绿色更多而躬身奋斗的“身影”,正是“三北精神”的最生动注解。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乃一道综合性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山水林田湖”,加“草”,又加“沙”。理念之“变”,带来行动之“进”。不服输、不屈服的治沙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荒漠上植树造林种草,为了提高成活率,治沙人把整捆的树苗插在沙子里,把“绿色魔方”铺设在北方大地上,用超乎想象的“韧劲”“狠劲”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拼接出一道道守护祖国北方的“绿色长城”。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干成。”正是无数平凡人的长期付出、艰苦努力,才以尺寸之功积累了千秋之利,前赴后继、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前行之路。
在细节里读懂“微观中国”。如今,我们俯瞰北方大地,东西绵延4400多公里的“三北”工程气吞山河,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三北”防护林从理念到构思,从蓝图到实景,我们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深刻感受到绿色之变背后中国决心,而贯穿其中的思想精髓,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智慧”。在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上,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古风)
责编:刘 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