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今年要为百姓办好40件实事

本报记者 金晓玲
城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百姓生活将收获哪些福利?近年来,地方政府每年发布的民生实事清单,都备受期待。
6月7日,沈阳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要为群众办好的40件实事。与年初公布的12件民生实事相比,这份“加大版”的实事清单涉及领域更广,覆盖人群也更大,从实施举措到数字目标都更加具体细化,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具体细化,回应关注
“加长版”清单增加了啥
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实事清单其实就是民意清单。沈阳市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集民意、充分研究论证,在全面承接落实辽宁省为群众办实事清单(20件)基础上,将今年的实事清单与年初的12件民生实事内容衔接并大幅扩展到40件。
据介绍,这40件实事涵盖11个领域、97个具体事项,既涵盖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基本民生保障事项,又包括文体服务、环境保护、交通出行、城乡建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
比如,“加大版”清单提出实施30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多个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乘坐校车费用全部减免等内容,更加关照“一老一小”的现实需求。
目前,沈阳市已完成3000户有适老化改造意愿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登记工作,正开展老年人能力入户评估和“一户一案”设计。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方面,已完成全市7万余名目标人群的接种意愿抽样调查,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确定了接种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
回应民生热点,“加大版”清单还明确提出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比例达到100%;继续深入推进解决已售商品房不能办理产权证问题,在房屋首次登记率达到100%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群众分户办证率等内容。同时,在提升城市停车位供给能力方面提出“盘活新增停车泊位2万个以上,在居民小区周边设置1.2万个限时车位”,比原有年初的清单更具体,数量上也有所增加。
动态调整,接受监督
定期公布工作进展
对于政府来讲,实事清单就是任务清单。沈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40件民生实事,主要是解决老百姓最关切、最关注的问题,办好这些民生实事是沈阳市委、市政府在开展主题教育期间向全市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切实推进承诺兑现,沈阳市将加大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力度,扎实推进任务落实,逐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跟踪调度,加强督促协调;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对民生实事实施效果进行专业评估,根据群众满意度和评估结果对实事任务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各项民生实事高质量如期完成。
同时,沈阳市欢迎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定期向社会发布实事办理情况,全力确保件件民生实事落实到位,用“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的成果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责编:盛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