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新视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史要求和发展规律,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促进中华文明发掘与中国精神弘扬的思想解放,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形态、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使命等方面的全新视域。
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财富和精神符号,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足的根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想形态,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了全新的文化范式。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这一经验中的思想、理念、智慧以及方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在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中华民族文明的内在基因和鲜明标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机联系的。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基因。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要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道德理念、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将其打造成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地。只要我们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做好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达到以古鉴今和古为今用的目的,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那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产生积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广泛的文化价值共识。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深入认识与洞悉西方文化实质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现实中寻找可借鉴经验,不断摸索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道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深刻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呈现复杂多元、冲突博弈的态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关系到如何建构具有广泛认可度和文化先进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和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形成提供价值引导与精神动力。
经由“结合”而凝聚的新特性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的命运是民族的命运,文化的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些特性也展示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征。如何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已经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课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同时结合时代精神和世界潮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文化特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古中国与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文明,都发祥于江河流域,并各自发展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但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只有中华文明从未中断,而是传承延续并蓬勃发展。中华文明持续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创立、发展到丰富,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社会行为、发展观念、伦理道德等完整文化体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因此,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韧性,夯实了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
创新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也是中华民族现代化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国“仁、义、礼、孝、悌”的基础上,融合“国家、天下”思想并能延续至今,源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的文化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特征得以彰显的根本保证。中华文明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其内含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凝聚起民族共同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应对和解决全民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不断推进在中华各民族间得到广泛认同的传统文化元素转换为塑造中华民族统一形象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在五千多年历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仁爱”“民本”“大同”“和合”理念,以其标识性、延续性、超越性塑造了中国自信、包容、开放的正面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尊重、理解和支持,成为国家形象塑造的强大内在支撑。只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实现国家形象传播的传统文化表达,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由“他塑”到“自塑”转变,才能有效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和文化助力,展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文明的鲜明时代特征。
经由“结合”而提升的新高度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党和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根本遵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一系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得出的,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仅拓展了当今时代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视域,并且从实践路径上指明了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的根本方向,确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的核心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对关系中,这种融合表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逐渐向现代化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集中概括,包括灿烂的物质文化、鲜明的制度文化、博大的精神文化等丰富内容,并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相互融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迈进。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的激烈交锋,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中华文明发展的自信心、增强本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将中华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准则融通起来。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特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发展,有利于充分吸收其中蕴含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激发民族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确保党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刘 新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