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窗口期”打出“组合拳” 稳经济释放强信号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经济参考报》7月10日刊发文章《把握“窗口期”打出“组合拳” 稳经济释放强信号》。文章称,“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下更大功夫”“加强政策措施的储备”“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时至2023年年中,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一系列部署释放出推动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的强烈信号。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一批更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已箭在弦上。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恢复态势。1至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比1至4月加快0.8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7%……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5月上升0.2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但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给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国内经济恢复向好,但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此前美、欧央行持续大幅加息的滞后效应逐步显现以及近期美、欧银行业危机影响,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明显放缓,这会给我国出口带来直接影响。除了贸易渠道外,全球经济下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消费和投资信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王青还说,从国内看,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不仅直接拖累房地产投资、家居消费,而且对整体市场的消费和投资信心也产生一定影响。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如产业升级、技术创新、资源短缺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从传统的投资和出口导向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在寻找内生增长动能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他说。
巩固经济向好回升的基础,进一步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亟须政策进一步发力。7月6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要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要注重把握转型的‘窗口期’”“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深入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改进政策举措”。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与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的精神相衔接,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能够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多部门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密集行动,仅仅在过去一周内,不少部门又“上新”一批举措。
稳投资方面,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7家银行建立投贷联动试点合作机制,推动政府政策支持和银行融资服务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助力促进民间投资和扩大有效投资;促消费方面,7月6日,商务部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于近日正式印发促进家居消费政策文件,从提升供给质量、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延续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
除此之外,增强政策举措的科学性、务实性,多个部门也陆续与各类企业建立起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7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此外,工信部于7月6日、7月7日接连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圆桌会议,研究企业提出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着力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展望未来,业内专家表示,接下来,预计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会继续朝着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方向持续发力,打出“组合拳”。
王青表示,财政政策方面有可能在三季度加快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及家居消费的政策性支持,支持各地更大幅度发放消费券和消费补贴等,并将继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准财政政策工具效能,全面支持扩投资、促消费。在防风险方面,当前的重点是在因城施策原则下,在供需两端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扭转市场预期,推动楼市尽快实现趋势性企稳回暖。
程实认为,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3月已经降准25个基点,6月降息10个基点,在需求扩大、供给恢复、预期改善的背景下,年内或出台更多的定向措施,整体基调仍以稳健为主。伴随下半年海外货币政策约束趋弱,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发力,仍有空间进行小幅降息降准,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着眼长远,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还强调要注重把握转型的“窗口期”,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
“尽管我国正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基本面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支持下,更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预计相关政策将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和行业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转变;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对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投资,鼓励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并优化资源配置,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记者张莫、汪子旭)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一片甲骨”何以惊天下
- 天天学习丨20年前,习近平赋予浙江一把发展的“金钥匙”
- 凝聚合作共识 推动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信在与会中外人士中引发共鸣
- 微观察|总书记关注的这个题目,有中国的未来
- 全力推动辽疆两地产业互通企业合作
- 记者手记:跟着总书记感悟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发展之道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坚守好魂和根 习近平这样阐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习近平向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致贺信
-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篇章——写在“八八战略”实施20年之际
-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3日—7月9日)
- 我省高校汇聚政策合力深挖就业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