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一家产业园折射意大利中小企业在华投资信心
新华社天津7月27日电(记者栗雅婷)装备制造、民用航空、海洋经济、生物医药……在天津港保税区的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展厅分门别类展示着保税区重要支柱产业。不少意大利企业家驻足展板前听工作人员讲解相关贸易政策,不时提问,频频点头。

7月7日,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在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作业。(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成立于2019年,迄今已吸引30多家意大利中小企业进驻。中意经贸合作的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不少企业从这里看到中国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
产业园内的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主要为番茄酱、浓缩果汁、咖啡等食品生产企业提供包装服务,其主打产品无菌包装袋需要经过伽马射线辐照灭菌,辐照供应商是企业产业链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是天津港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2023年2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产业园和保税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帮我们对接协调,让辐照供应商在我们工厂对面建厂,极大节约了企业成本,”公司人事行政总监张丹说,“这样有针对性的帮扶让我们对中国市场更有信心。”
西姆中意(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铸造设备贸易,2020年企业成立后第一时间便入驻产业园。产业园的聚集效应和中国市场潜力让这家初创企业印象深刻。
“产业园每月都会组织免费的政策解读会议,从人才引进、出口退税、外贸风险规避等各方面进行解读,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该公司财务经理何宁宁说。

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举行。(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该公司总经理帕特里齐奥·瓦索尼说:“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环保,近几年铸造行业也在经历一场‘绿色变革’,不少传统铸造厂需要升级环保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遇,未来我们将持续在中国投资。”
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办公室主任郑健介绍,产业园充分利用保税区的综合优势,与中国意大利商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意大利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考察、选址、设立、运营等全方位支持,同时面向每个意大利企业的具体需求,为其提供最适宜的发展空间。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意贸易额达到778.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便利的营商环境、“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点对点的个性化服务让意大利中小企业纷纷“用脚投票”,而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还是中国市场的无限商机。
意大利咖啡世界闻名,高利尔总部研发生产的用于保存咖啡香气的单向排气阀早已在欧洲市场站稳了脚跟。2018年高利尔公司从总部引进了两台单向排气阀生产设备到中国,明年计划再引进四台设备。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无限机遇。”张丹说,公司希望进一步扩大产能,将好的产品带入中国,这说明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安萨医疗器械贸易(天津)有限公司是产业园内从事口腔医疗器械贸易的企业。在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马尔法蒂看来,中国人口基数大,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公众对于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口腔医疗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意两国资源互补,能够增强协同效应,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打造的公平稳定的营商环境对于双方长期互惠合作至关重要,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马尔法蒂说。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