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版清唱剧《江姐》大连上演
20名大中小学生用真挚的表演,为观众献上一曲英雄赞歌。(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记者杨竞报道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伴随着耳熟能详的《红梅赞》,国内首创青少年版清唱剧《江姐》日前在大连市金三角剧场上演。此次出演青少年版清唱剧《江姐》的20名演员,来自大连市大中小学,最小的6岁,最大的23岁。
作为中国红色歌剧的代表作之一,诞生于1964年的红色经典歌剧《江姐》在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已经传承了11年,成为大连大学音乐学院的传统保留剧目。多年来,大连大学音乐学院不断创新改编,接续创排了歌剧《江姐》、大学生版清唱剧《江姐》、师生版歌剧《江姐》等,并在全国巡演50余场,成为高校赓续红色音乐文化的典范。而此次全新创排的青少年版清唱剧《江姐》,不是单一唱腔的组合,更注重对音乐精雕细琢,在表演上贴近人物,为作品注入青春内涵。
在剧中,三年级小学生赵悦初、初一学生王昀祺和初三学生乔熙涵均饰演江姐,在舞台与银幕上,虽说江姐的形象有数十个版本之多,但赵悦初、王昀祺、乔熙涵三位小同学完成了自己对江姐的理解和塑造。“我们希望奉献一版更具青春气息的《江姐》,让青年一代演职人员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将红岩精神传递到更多年轻观众的内心。”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该剧导演许梅华说。
赵悦初和王昀祺两人虽然都是5岁时开始学习声乐,乔熙涵也参加过多次演出,但毕竟是头一回演这样的大戏,对于江姐这个人物的台词、表演、舞台调度和人物综合感觉的把握等方面并不是太熟,还需要下苦功夫。“我洗脸、刷牙的时候都在琢磨这个人物,甚至晚上睡觉都是伴着《江姐》的音乐和台词入眠的。”王昀祺说。
“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们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时空去理解剧情并进行角色的表演,通过5个月的排练、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渐入佳境。”许梅华说。
革命精神需要传承,青少年表演更有感召力和震撼力,由他们来演绎革命先烈展现了他们对革命先烈的领悟和崇敬。当晚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6岁的马德昇才上小学一年级,却在剧中饰演了甫志高和华为两个角色,其灵动的表演令人不禁捧腹。孩子们居然演啥像啥,或大义凛然,或阴险奸诈,将剧中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
马德昇、刘益芳、包可欣、许家赫、张天羽等在剧中都有不俗的表现,他们表示,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不仅感受了歌剧艺术的魅力,更受到了红色经典的教育,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演出间隙,在后台,几个青少年演员围坐成一个个小圈子,揣摩、领悟、研究彼此的角色特点。看到台上演员们眼中闪烁的泪花,大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世虎充满感慨,“这部红色经典剧目走过了那么多年,通过一代代薪火相传,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和光彩。”而对青少年版清唱剧《江姐》的演员来说,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唱段,还有剧中人当年为理想奋斗的无限热情与炽热信仰,“相信,我们在舞台上充满青春朝气的表演,能够感染更多的观众。”乔熙涵说。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