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 “数”创未来——辽宁智造微观察②
本报记者 刘 璐
“你看,它自己就过来了。”10月13日,在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三菱”)的机加车间,技术科科长姜振东指着一台AGV智能叉车说。
叉车怎么知道什么时间来呢?“是MES系统传递了信息给它。”姜振东回答,“更换新托盘后,另一侧的机器人还会对生产合格的零部件进行搬取操作,将新托盘填满,配合特别默契!”
别看现在这个环节如此顺畅,全程不用人操心,但以前不是这样。“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得联系物流部,他们开叉车来把完成品搬走,再送来新托盘,费精力也费时间。”姜振东表示,如此改变,得益于公司打造的智能工厂。
2022年,航天三菱的“汽车用高端发动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入选工信部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标志着企业在智能化运用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攀上新高度。
自2016年起,航天三菱便围绕公司发展所需,开启对智能化的探索,并将探索维度逐渐覆盖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业务链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如今,公司自主打造的智能工厂不仅具备自主采集、分析、判断和规划的能力,各组成部分也可自行组成优化系统,以完成柔性生产要求。
生产车间内,上下飞舞的机器人手臂是智能化的直观体现。航天三菱经营企划部副部长刘宇介绍,在机加环节,20多道工序仅有一道需人工完成,在装配车间,一个发动机从缸体上线到完成组装下线仅需150分钟,每个工位的节拍只需40秒,效率较智能化转型升级前提升了42%。沿着生产线走去,记者看到,无论是清洗、气密性检测还是压装环节,工人只需在一旁监控管理,全流程工作均由机器人完成。
同时,为不断提高发动机的加工精度,航天三菱在生产环节加强质量管控,引入自动在线视觉检测和自动在线补偿系统,保证所有工件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刘宇表示,智能工厂的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优化的过程。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完善生产流程,加强供应链管理,进一步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为长远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第二集《跨越山海》
- 【讲习所·“一带一路”十周年特刊】携手共创通往多极化世界的和平之路
- 镜观·领航丨十年来,这些“一带一路”项目开花结果
-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 看图学习丨赓续红色血脉 继往开来 开拓前进
- 潮头观澜丨大江奔流 时代交响
- 外国人心目中的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 《习近平著作选读》学习笔记:这些哲学思想中蕴含重要启示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 习近平江西行丨绿色低碳 智能制造——走进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