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火储一体化 逐“绿”前行“碳”新路
本报记者 刘大毅
日前,在长达78米的特种运输车承载下,一台重逾420吨的巨型变压器运抵国家电投东北公司清河发电公司,拉开了铁岭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设备安装的序幕,一期风电项目向年内并网发起冲刺。
拥有50多年历史的清河发电公司,是我国自行设计的首个超百万千瓦容量、曾经的亚洲最大火力发电厂。在“双碳”目标下,企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提出的火电打捆新能源基地发展规划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今年3月,国家电投东北公司与铁岭市政府签订《铁岭市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一期)2023年合作实施协议》,项目以存量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调节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现有冗余百万千瓦输电通道优势,统筹周边风光资源禀赋,以两套60万千瓦火电机组与百万千瓦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多元化配置电、热储能,形成一个多能互补、绿色智慧的全新电源。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13.9亿千瓦时的绿电,年可节约标煤约41.0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8万吨。
作为项目建设主体单位,国家电投清河发电公司组建专班,抽调精兵强将成立项目部,以强大的组织协同和资源保障,为项目前期和基建各环节高效推进保驾护航。
目前,项目一期清开21万千瓦风电项目和铁岭县29万千瓦风电项目已完成14台风机基础和30台风机桩基浇筑,配套建设的500千伏升压设施扩建工程已进入主变安装及相关调试阶段,各项建设任务扎实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前,实现清开21万千瓦风电项目10万千瓦容量并网和铁岭县29万千瓦风电项目20台风机吊装。二期项目、曹家沟100兆瓦光伏综合治理项目、配套电蓄热储能调峰项目和煤电机组扩建工程前期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记者了解到,总投资8亿元的国家电投辽宁铁岭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作为我省第一批24个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近期已完成签约。该项目不仅是国家电投铁岭市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的重要“储”元素,更是我省首个基于钠离子电池储能方式的百兆网级储能系统,投产后将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助力我省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责编:李莹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