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
习近平: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这段话出自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们着力打造一支胜任科技强国新使命的创新人才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化、制度化的用人机制。经费方面,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总量首超2000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二;政策方面,科技部等五部门聚焦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发展,在去年启动实施“减负行动3.0”,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五项行动,起到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作用。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保障他们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科技工作。
如今,我们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正在建立,以“破四唯”和“立新标”为突破口的制度性、基础性框架更加完善。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创新争先,从自主研发的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进入实用,到以种业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一系列基础性、原创性、关键性的技术突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同时,越来越多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冒尖”,譬如,在中国高铁、中国大坝、中国桥梁、中国航天等“中国名片”的背后,是众多青年科技人才在建设过程中“挑大梁”“当主角”。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流动体制机制,确保人才评价科学、客观、专业,进一步为科研创造“松绑”,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脱颖而出。
本期解读:李丽 天津大学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责编:齐志扬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勇摘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记辽宁“时代楷模”、新松机器人研发群体(下)
- 规上工业运行平稳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前10月我省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 省政府召开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 李乐成主持
- 郝鹏在省国资委调研时强调 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快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实战略支撑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21日晚在北京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最新!辽宁1-10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来了
- 新华社快讯丨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向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十次会议致贺信
- 玉渊谭天丨正向的力量,正在强大起来
- 学习100丨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 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丨怎样在城市里建造动物理想家?
- 省纪委监委通报全省营商环境监督行动情况
-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辽开展“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
- 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调研组来辽调研 信春鹰出席调研座谈会并讲话
- 省领导深入各地开展安全生产巡查工作
- 看图学习丨秉持合作初心 建设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
- 习言道|掷地有声!习近平在美演讲中的“我”和“我们”
- 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升稳定性——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 金色相框|习近平主席旧金山之行
- 第一观察 | 初心、信心、同心,习近平主席这样擘画亚太发展
- 弘扬亚太合作初心 领航繁荣进步新程——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
- 第1视点|习近平:共同打造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