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

↑4月28日拍摄的水稻叶片(显微摄影)。新华社发
东北三省是我国粳稻主产区,实验室建设对于解决北方粳稻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北方粳稻育种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由国家发改委批复,依托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开展水稻研究。实验室在粳稻种质创新与改良、优质新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分子育种、生理生态及生产技术集成等方向进行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4月28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拍摄的水稻花粉(显微摄影)。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观察水稻幼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拍摄的水稻籽粒横切面(显微摄影)。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实验室工作人员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水稻茎秆组织结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拍摄的水稻穗茎节横切面(显微摄影)。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观察水稻穗部和籽粒性状。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拍摄的水稻茎秆果胶质组成图(显微摄影)。新华社发

↑4月28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水稻分子生物学实验。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用扫描电镜观察水稻组织结构。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4月28日拍摄的水稻茎秆木聚糖组成和分布图(显微摄影)。新华社发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