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如山
吴 丹 刘海搏
辽宁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东部的长白山支脉和西部的山地丘陵标记了辽宁的海拔高度,也挺起辽宁地域文化的精神脊梁,山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
大山脚下,孕育着带有鲜明辽宁印记的非遗项目,其文化血脉因山的恒久矗立而绵延赓续。山,积淀辽宁厚重的人文历史、多彩的民俗和精湛技艺。
辽宁的山,峻奇灵秀——医巫闾山为满语,意为“翠绿的山”,有“北方镇山”之称;千山被誉为“东北明珠”;凤凰山古称“乌骨山”;老秃顶子山则被称为“辽宁屋脊”……这些名山蕴藏着跌宕、斑斓的民间故事,在时间长河中激荡回响。
辽宁的山,包容豁达——它们不会因险峻而难攀,在历史的沉淀中透着深邃,闪烁着远古文明的荧荧之光:位于辽东的庙后山,45万年前迎来了东北第一批客人;位于辽西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代表中华文明古国第一阶段……从远古时代开始,辽宁的山脉就已经印下了文化足迹。山脉,不仅是辽宁地理版图上坚韧、挺拔的存在,也为辽宁文化发展奠定了根脉。
“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和空间位置,是人们的体质、心理差异、意识与文化不同的直接原因。”这一理论说明了地域对民风民性、民俗民艺有着强大的塑造作用。由此,我们用地理理念重构非遗及其项目传承的逻辑框架,本期以山为话题,发掘辽宁山川与非遗文化相辅相成的深厚背景,感受辽宁文化的力量。
千山彩绘技艺自古闻名。从唐代起,千山上倚岩而筑的殿宇内便有了缤纷的色彩和精巧的纹饰,历史文化名山为匠人提供了创作灵感,也为匠人技艺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辽宁松花石砚跻身“四大石质名砚”。辽宁境内广泛分布松花石,唯独本溪桥头镇产出的石料能雕出“色欺洮石风漪绿”的松花石砚,成品紫若烟云、青如碧水、黄似彩釉,色泽明亮,花纹美观,被称为“会说话的石头”。今之传承者以匠心守初心,成功复刻清宫旧藏砚台,使失传的石砚雕刻绝技重现民间。
岫岩玉雕灵动古朴。辽东半岛山川河谷交错的自然风貌和复杂的地质构造孕育了丰饶的玉石资源。岫岩玉雕稳重的器形、对称的构图、精美的雕工,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整天和玉料打交道的师傅被源于山川的“土气”浸润,手下雕刻的器物便土得自然、土得厚重、土得鲜活、土得珍贵。
勤劳智慧的满族人自古生活在高山深谷中,大山赋予他们灵感,满族人以大自然为养料,创造一项又一项技艺。例如在漫长的冬季,聪慧的他们就地取材盘火炕,在热腾腾的火炕上,用丝线绣出大自然的花木鸟兽,用剪刀裁出对生活的祝福,用树条编出日用品。这些作品无不展现粗犷、豪放的东北人性格,表现满族人对大自然、祖先的崇拜,被称为“古老民族民间文化活化石”。
靠山吃山,大山里的传统小吃对于满族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一碗成一味,口口皆满足,暖了山里人的胃、抚了平常人的心,为舌尖上的美食注入了浓浓的东北味。
依山而居,一代又一代人把山一样的硬朗与坚毅浇筑到基因里,山因人而名,人因山而灵,一个个非遗项目,起源于山,传承于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地保存在我们的非遗项目中,传承下来。它们跨越山川,与当下的我们、与将来的他们交流、碰撞,不断焕发崭新的光彩。
责编:盛 楠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