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持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行“标准地”实现项目“快落地”
本报记者 刘 桐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今起本报开设“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专栏,多路记者奔赴各地,深入机关、乡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报道全会精神在辽宁大地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展现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助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精神面貌。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近年来,沈阳市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好服务“组合拳”,推动项目“快落地”,将“土地”这篇文章做得更出彩。7月31日,沈阳市大东区小古城街东地块,现场踏勘、测量放线、清理障碍物等开工前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天气虽酷热难耐,但建设单位沈阳汽车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却内心畅快,他说:“政府主动周到的服务和精简高效的审批,让我们具备了‘拿地即开工’的条件,我对项目建设和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的背后,是沈阳市创新推出的“标准地”供应模式。在“标准地”供应模式下,土地出让前,政府统一开展区域评价,根据区域评价结果和国土空间规划制定投资强度、能耗、税收等一系列标准,作为土地出让前置条件,企业则按照“标准”购买和使用土地,有关部门对照“标准”实施全生命周期联合监管。
据了解,早在去年,沈阳市大东区就已经划定“标准地”实施范围312公顷,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大东分局联合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理顺工作环节,明确责任主体,在沈阳率先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气候、水土保持、考古勘探、地震、压覆矿产和地质灾害七项区域评估,为开展“标准地”出让改革奠定基础。七项区域评估把企业单个付费项目变为政府统一打包买单,相关审批部门共享评估成果,由“事后提要求”变为“事先定标准”,提升政府审批效率,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沈阳泰瑞汽车科技部件项目的厂房主体已经封顶,正加紧内部施工。“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工业‘标准地’出让改革释放的红利。”沈阳市安格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以往企业拿地后,需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逐项开展地块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等一系列评价,不仅耗时长,还增加投资成本。而通过“标准地”改革,企业不需要自行出资进行评估,大幅提高了工业项目用地审批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同时,项目还采用“标准地供应+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全程网办新模式,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并发”,为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提供土地要素支撑。
“改革的结果一定是双赢。”沈阳市土地储备中心大东分中心副主任王伟站在土地出让项目进展图前,边查看进度边说。“标准地”改革不仅让企业受益,也有助于政府筛选优质项目。比如小古城街东地块的“标准”包括:投资强度不低于330万元/亩、地块容积率不小于1.0、亩均税收不低于9万元。这些硬约束控制指标均高于国家行业规定标准,可引导企业致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最终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和政府的“双赢”。
截至目前,沈阳市自然资源局已组织6个地区开展“标准地”出让工作,出让“标准地”10宗,面积74.44公顷,“标准地”出让工作已在沈阳常态化开展。同时,沈阳还将完善土地二级市场建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项工作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