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6“跑黄河”闹元宵 九曲阵里飞奔送祝福
朱碌科镇一位母亲背着孩子欢乐“跑黄河”。
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是朱碌科镇举办黄河阵的日子,群众竞相“跑黄河”,祝福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图为今年元宵节游客在夜里“跑黄河”的场景。 制图 隋文锋
本报记者 刘海搏
项目名称
辽西朱碌科黄河阵
概况
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提要
辽西地区有一个坐落在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带上的小镇,名为朱碌科。历史上,朱碌科镇曾是汉民出关的重要聚居地,这里至今保留着由关内引入的民俗活动——黄河阵。二百多年来,每到元宵节,当地人都会“跑黄河”,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二○二一年,在朝阳市建平县传承了两个多世纪的朱碌科黄河阵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场热闹的民俗活动盛会
“每年正月初七初八,朱碌科镇上还有零星的鞭炮声,春节假日过后,小镇人就开始忙忙碌碌,准备下一场盛会了。”朝阳市建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智宏口中说的“下一场盛会”,指的是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办的朱碌科黄河阵,也是当地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每到此时,这场集烟火表演、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会吸引方圆百里的百姓会集到黄河阵阵门前,在占地2061平方米的阵里奔跑、祈福。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中提到,“跑黄河”亦称“黄河灯会”,流传于朝阳市所辖的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及阜新市所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一种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民俗活动。这里的“黄河”是指黄河阵图,以秫秸、木杆为材料扎制成的一座曲折方城。当地人按照规定的图样,在空旷的广场上每隔一段距离立一束秫秸把子做立柱,每个立柱上插一盏点燃的油灯,再用横向或斜向的秫秸将立柱连接起来,形成多条曲折的小路。人们从阵口进入,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快速跑出。“跑黄河”既要快,又不能走错。
朱碌科黄河阵为十六方城,其阵形是在九曲黄河阵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按九宫八卦之方位,以“富贵不断头”形式连接而成。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开始筹备制作。首先按阵谱打点,将高6丈、顶端安放“混元金斗”的铁杆在阵中心位置竖起。以铁杆为中心,底下围成一个大方城,供奉阵主“三霄娘娘”。过去,人们“跑黄河”包含着“偷灯求子”“跑百病”“撒灯”等愿望,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健康幸福。时至今日,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民俗活动。
8月初,黑土地上一片郁郁葱葱。在草地旁,该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崔树星为记者描述了辽西大地上百姓在冰天雪地中“跑黄河”的热闹景象。
“朱碌科的黄河阵一般举办3天,数正月十五那天最为热闹。东西走向的街上,住着200多户人家,秧歌队从东头出发,伴奏声一起,第一户鞭炮就响起来,随后一家挨着一家放鞭炮,秧歌队跟着鞭炮声走,直到村西头,这一趟就得走两个多小时。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只要身处其中,就会被那欢庆的场面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秧歌队走。”崔树星说着,记者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辛苦劳作了一年的村民、奔波在外返乡的游子、方圆百里前来游玩的旅客,大家跟着秧歌队,一起享受节日的欢乐。而把这喜庆氛围填得满满当当、一户接着一户点燃的鞭炮,正是专属于朱碌科人的默契。
杨智宏告诉记者,黄河阵是小说《封神演义》中描写的阵法,是辽西民间传说的一部分,也是辽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百姓的喜爱,让建平县非遗工作者从2006年开始就关注并保护这一民俗活动。2021年,辽西朱碌科黄河阵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个优秀的文化传播群体
辽西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区系的交会处,历史上,这里的地带性植被是森林草原,植被繁茂,气候适宜。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了“借地养民”“移民戍边”,取缔禁垦蒙荒之敕令,水草丰美的辽西成为很多汉族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九曲黄河阵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随山西、陕西一带汉族移民来到了辽西。
黄河阵为何能在辽西地区扎根发展呢?究其原因,其中既有必然,又有偶然。
在地理条件上,建平县南部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凌源市接壤,西部和北部与赤峰市的宁城、喀喇沁旗隔老哈河相望。杨智宏介绍,汉民初出关时,此地为喀喇沁蒙古部所属。游牧民族以游牧为业,汉民事农耕为本。随着放垦耕种,丰茂的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引起沙化和水土流失,各种自然灾害经常发生。此时,人们希望通过祈福繁衍人口,祈祷平安健康、风调雨顺。
翻看《建平县志》可知,旱灾是建平第一大自然灾害,“全年无雨”“五成年景”等字样,能够让人感受到当地人对风调雨顺的强烈渴望。此时,具备春播祈雨功能的黄河阵,不再是神话故事中的军事阵法,而成了农耕人最朴素的愿望。
此外,社会背景也是黄河阵落户辽西的重要原因。《朝阳县志》记载:汉民之初来,势若散沙,结合不易,智者于是而为“香火会”。也就是说,黄河阵这样的活动,是初来辽西的汉族移民社会生活的需要,人们通过黄河阵送祝福,祈求人丁兴旺、大家团结一心,这也与农耕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除了这些“必然因素”,黄河阵能够扎根辽西地区,还有其“偶然因素”。据悉,建平县的黄河阵是由嘉庆年间朱碌科举人蔺玺臣引入的;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镇二色村的黄河阵,是由早年从山西迁来的汉族人张大东带来的;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镇太平村的黄河阵,是由周振鳌的祖父从陕西省榆林地区带来的……这些将黄河阵从关内带到辽宁的人,被辽宁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江帆称为“传统文化积极携带者”。
事实上,只有那些特定群体——了解黄河阵仪式所有程序,并具有策划组织能力的人,才能够促使一项民俗在当地扎根。这些人便是“传统文化积极携带者”,能够成功传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文化的个体及代表。
在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特定人群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阵这项中原汉族传统民俗来到了蒙古族、汉族共同居住的辽西地区。据1931年《建平县志》记载:“上元张灯设放花炬,村庄多制黄河九曲灯,男女竟夜游绕,曰‘跑百病’。”可见,黄河阵在来到朱碌科后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深受当地百姓欢迎。
一段多民族文化深度融合的历史
纵观辽宁民间习俗历史可知,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使得辽宁音乐、舞蹈、文学、民俗等非遗都具有独特风格。历史上几次民族大迁徙,使不同民族在辽沈大地上共居数百年。无论是游牧民族、渔猎民族,还是闯关东的农耕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相影响,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之中,有的汉族文化融入少数民族中。朱碌科黄河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发展的。
现在的朱碌科黄河阵举办时,当地不管是汉族群众,还是蒙古族、回族等其他民族群众都会积极参加,这一盛会已经成为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由于多民族共居于此,在辽西地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蒙古族办的秧歌队领群众跑阵时要从左门进、右门出;汉族办的秧歌队领群众跑阵时,则从右门进、左门出。但不论哪个民族举办的黄河阵,各个民族的秧歌队和群众都可以去跑阵。
纯粹的中原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为何能被当地蒙古族人接受并喜爱?这或许是因为九曲黄河阵的精神内核,与蒙古族文化的内涵有着一致性。
由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中提到,密云地区传说中的九曲黄河阵灯俗,最开始是为民间花会竞技而设,由数十档民间花会和戏剧演出结合而成,曾经像内蒙古的草原大会或传说中的武林大会一样表演。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内蒙古卷》中提到,纵观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沿革,大多与宗教习俗、节庆宴聚活动紧密相关。在喜庆集会之时,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陈百戏,如是者凡三日而罢”。蒙古族舞蹈中,也有“祈雨舞”等为求雨而出现的舞种。甚至在清朝时期,蒙古族人民去京城见到街上表演的秧歌又好看又好学,便在学会后回到家乡组织同样喜好者表演,这种穿着蒙古族民族服装表演的舞蹈,被称为“蒙古秧歌”。
在黄河阵传入之前,朱碌科镇及其周边地区均由蒙古族人管辖,用蒙古语命名的“朱碌科”“奎德素”“喀喇沁”等地名沿用至今。大批汉族移民来到辽西地区后,在这里开辟土地、垦荒种田。在民族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当地蒙古族人发现游牧收入远低于农耕收入,逐渐也过起了农耕为主、养殖为辅的生活。像黄河阵这种带有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寓意的民俗活动,自然受到了所有从事农耕生产的人们的认可。
“‘闯关东’来的汉族人都是不安于现状,充满闯荡精神、拼搏魄力的百姓,这一性格特征也与豪放、粗犷的蒙古族人的性格有相似之处。”杨智宏认为,九曲黄河阵与内蒙古古老的舞蹈、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出现后,不论在思想文化、生活习惯,还是在生产方式、经济发展上,都满足了当地蒙古族人民的心理需求,满足了他们的审美愿望,与其产生了精神共鸣,因此很快被当地人接受。
“朱碌科黄河阵见证了移民迁徙的艰难历史,反映了多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在2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已经从祛病、求子、求丰收演变成健身娱乐、祈福纳祥的民俗活动。”江帆说。
(本文图片由朝阳市建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智宏提供)
责编:张晓楠
审核:刘 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