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寻根辽宁 红山文化玉器首次发掘于阜新
(北国网讯 记者王世海文并摄)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蔚为大观,极其宝贵,这些玉器包含着丰富的远古文化信息,成为后人解锁神秘红山先民的钥匙。
日前,记者跟随“何以中国·寻根辽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阜新市博物馆。阜新市博物馆秦星馆长透露,率先发掘的红山文化积石冢墓葬就在阜新,它就是胡头沟玉器墓,并首次挖掘出了一批红山文化玉器。
继查海文化之后,在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发展起来的是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因20世纪30年代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距今约6500年——4500年。
红山先民祭祀场景再现。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更为精美,品类也更加丰富,上天有飞鸟,入水有鱼龟,都可谓是惟妙惟肖。这些玉器既可作为装饰品,同时也是祭祀的礼器,如玉镯、勾云形玉佩、玉锥和圭形器等。
辽宁地区红山文化以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与细石器共存、彩陶器与“之”字纹深腹罐等陶器组合为特征,玉器发达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973年,阜新红山文化重要遗址胡头沟玉器墓得以发现,其出土的玉器器型丰富、雕琢精致,表现了红山先民高超的制玉技艺,反映了红山先民“唯玉为葬,以玉载礼”的葬俗与礼制,说明了阜新地区红山文化的兴盛与发达。
胡头沟玉器墓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化石戈乡胡头沟村牤牛河东岸的一处开阔地中央,既是一处以大型墓为中心的墓葬群,也是一座宏伟的祭坛。该祭坛用石头围绕一座土山顶砌筑,中心设一大墓,颇具王者身份,是“一人独尊”思想意识的体现。在残存的东墙外,整齐立置78件无底筒形器,每件筒形器内放有一、二件河卵石,上盖薄石板。祭坛东侧有一条专为登坛修筑的阶梯甬道。
红山玉器。
红山玉器。
阜新地区由西向东广泛分布着以胡头沟玉器墓为代表的红山文化遗址,彰武县的四合城、平安堡、兴隆山、冯家等乡镇,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大巴、沙拉、大板、紫都台、化石戈等乡镇,都发现了大量的红山文化时期的遗存。
2022年至2023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辽宁大学共同合作组成考古课题组,对阜新细河中游右岸的细河盆地等约3000平方公里面积开展红山文化专题考古调查。
截至目前,共发现红山文化相关遗址42处,集中分布在努鲁儿虎山和医巫闾山尾脉的山前缓坡或延伸台地上,表明阜新地区应是红山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
本次调查发现的红山文化时期遗址既与周邻的朝阳、赤峰等地红山文化具有相似性,又表现出一些独特性,为全面了解红山文化的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
校对:刘永志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