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祝福!
2024年9月1日,《辽宁日报》迎来七十华诞。
70岁,正青春!
辽宁日报推出创刊70周年宣传片、宣传海报等融媒体产品,引领读者一起回顾了辽宁日报的七秩荣光。
在评论区,我们也收到了许多来自社会各界老朋友的真诚祝福,他们有的是曾在辽报耕耘的老报人,有的是媒体同行,有的是专家学者,有的是热心读者……
他们的人生与辽宁日报紧紧交织在一起,他们见证着、感悟着辽宁日报在党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光辉历程,他们期待着、祝福着辽宁日报承前启后,书写更加辉煌的未来。听听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老报人
武春河
《辽宁日报》原总编辑武春河:
非常好!我在辽报工作15年,看到此片,不由人热泪盈眶。热烈祝贺培育我成长的辽宁日报70岁生日!本片把我的那句话“把辽报的好传统传下去”单列镜头,很荣幸!
彭定安
著名学者彭定安:
衷心祝贺辽宁日报70寿辰!辽宁日报七十年来一直走在新闻报刊的前列,对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以至杰出的新闻干部。辽宁日报与我自己的学习成长“血肉相连”,它是我思想的学术的母校。以一个出身辽报、成长于辽报的普通学术研习者的身与心,出自内心深处地祝贺辽宁日报七十寿辰,祝辽宁日报越办越好!衷心问候辽宁日报领导和员工!
李宏林
《辽宁日报》终身记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李宏林:
在辽报人庆祝辽报诞辰70周年的时候,几代辽报人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母社的祝贺和热爱。而其中最令人兴奋和感慨的就是“辽望”制作的辽报70年宣传片《传》。首先是片的名字好,70年来,辽报已形成一个优秀的传统,就是忠诚地做党的喉舌,人民的知音,一路不停地创新。经几代人的努力,使辽报始终走在中国新闻媒体的前列,成为名牌报纸。“传”的另一个意义还在于要把传统传下去,这一点没让我们老一代辽报人失望,让我们看到接班的一代代辽报领导和编采人员及全体辽报职工都在继承、创新的路上䟡砺前行。这个《传》就是一个实例。片名既有思想又有文学性。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是辽报传统一大特色。它是一种文化意识的体现,正是这个特色,使全国新闻界看重辽报,更使读者喜爱辽报。《传》片不长,但选材得当,大致反映出辽报70年发展的轮廓。特别要提到画面背景的音乐,有气势,有节奏,好似一声声战鼓,激励战士们英勇前行!宣传片制作的朋友们辛苦了!作为辽报的老同志向你们致敬!
崔中文
《辽宁日报》原副社长、副总编崔中文:
70年的不懈努力,70年的曲折征程,70年留在辽沈大地上永不消逝的足音!这是我看完《辽宁日报》创刊70周年宣传片的第一感想。我是幸运的,作为《辽宁日报》的老报人,有幸赶上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辽宁日报波澜壮阔的第一波宣传大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随即下发了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鼓励实行各种行之有效的生产责任制。在这一精神鼓舞下,《辽宁日报》在一版连续发表了《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农业的两个文件》《回头路辨》《单干辨》《莫把开头当过头》等文章,多次被《人民日报》转载。我写的《大老齐成了香饽饽》获得了中国好新闻奖一等奖。这一系列旗帜鲜明的报道,引起了中央及全国各报的关注,打上了鲜明的辽宁印记。这些报道同全国各主流媒体的同类报道,逐渐汇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舆论洪流,成为导引改革开放的先声!身为新闻人,赶上一个伟大的时间,成为时代的记录者,何其有幸!
孔繁文
《辽宁日报》原副社长孔繁文:
《诞辰贺语》
辽报创刊七十年,
党的喉舌重任担。
报人后浪推前浪,
服务人民从未变。
报纸办得富特点,
全国影响不一般。
紧跟中央重实际,
不断改革是关键。
尤其最近十几年,
一报发展变集团。
实力壮大干群强,
更大作为在明天。
庆祝诞辰七十年,
看到《传》的宣传片。
简明扼要堪上品,
诚为作者点大赞!
马为
辽宁省记协副主席马为:
70年的辽报,始终站立潮头领风骚,唱响时代的最强音。70年的辽报,始终文脉未断,用最美的文字书写着辽宁大地的华章。月圆月缺,草青草黄,新时代的辽报之歌正昂天鸣奏!辽望客户端的《传》做得很有专业水准!用武春河老总编辑的题词里的一个字,并且用武老的字体贯穿始终,演绎出“传承”“传统”“传媒”等不同的视角。看得出这是用心之作!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报人不再是一支笔打天下,而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是时代使然,也是责任使然。作为一个在辽报集团工作了30年的老报人,为我们年轻的一代自豪!
专家学者
杨松
沈阳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松:
在《辽宁日报》70周年创刊之际,我谨代表沈阳师范大学向贵刊对辽沈地区的新闻传播工作做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贵刊多年来对我校发展建设的密切关注与广泛宣传表示由衷的感谢。
贵刊创刊七十载,坚持政治家办报,与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命运与共,见证了辽宁振兴发展创新突破,书写了辽沈儿女踔厉奋发新篇章。近年来,辽宁日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组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全媒体旗舰,打造东北地区最强大最权威信息资源,成为辽宁重要的新闻舆论阵地和思想文化高地。
衷心祝愿贵刊蓬勃发展、赓续辉煌。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砥砺奋进、开拓创新,面对新时代党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传播辽宁声音,讲好辽宁故事,提升辽宁形象,为辽宁新闻传播事业创新发展和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更大的媒体力量。
程丽红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
70年风云一纸书,《辽宁日报》不仅是辽沈大地历史进程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70年来也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荣光。
记录共和国长子岁月峥嵘,《辽宁日报》从未缺席;辽宁全面振兴再启新程,《辽宁日报》一直在现场。从一张新闻纸,到全媒体旗舰,70岁的《辽宁日报》经历了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不断创新手段方法提高党报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篇篇精品力作振聋发聩,一个个“10万+”产品火爆全网,《辽宁日报》中流击水的创新激情始终澎湃,忠于党和人民的初心从未更改。我们相信,未来的《辽宁日报》将一如既往风雨兼程,从容落笔山高水长。
媒体同行
毕玉才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原光明网党委书记、光明日报全媒体总编室主任毕玉才:
早晨起来看朋友圈,辽宁日报驻本溪记者站原站长张海浪转发了一条视频《我们走过七十年》。“祝贺老东家”!视频用7分多钟的时间概括了辽报波澜壮阔的70年,并为这张传统大报精准地提炼出了一个魂,那就是“传”。从东北日报到辽宁日报,从一张报纸到六报十四刊三网,红色的基因、扎实的传统、人文的气质,在一代又一代辽报人手中不变地传承,并伴随它走进全媒体传播的新时代。视频画面精美、内容精炼、节奏精当,看了让人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辽报也是我的老东家啊。从2006年调入光明日报至今,虽然已经18年了,但辽宁日报始终放在我电脑收藏夹的首页,每天都会点开看一下。这张报纸不但能以恢宏的策划、鲜明的报道给人提供镜鉴和启发,还能以务实的精神和深入的作风给我们这些远行的同事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且不说早年的《风雪念村官》《绿了章古台 白了少年头》《莫把开头当过头》等传统经典作品,单就近几年推出的一系列报道《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考》《铁纪·铁流》《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辽报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文化抗战》报道,既有真相挖掘,又有历史反思,目标直指日本对中国深入骨髓的文化侵略,既高屋建瓴,又贴地飞行,在众多抗战报道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70年辽报正青春。看着辽报越来越壮大的媒体传播矩阵,看着新媒体团队越来越年轻的小同事,我们对辽报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信心。
伏桂明
《沈阳日报》副总编辑伏桂明:
将报纸和报人精神“传”下去,是时代命题。祝贺《辽宁日报》创刊70周年,向坚守的辽报人致敬!喜欢《辽宁日报》的大气、厚重、严谨、亲切,还有文化。“大地情书”的深情,“主流道德判断”的担当,“铁纪·铁流”的坚持,“东北角”的思考……处处透着新闻人对历史、当下的文化追求,至今余音绕梁!
读者和网友
读者郭宏文:诚祝《辽宁日报》70周岁生日快乐!
1986年10月17日,我在《辽宁日报》发表第一篇稿件,至今已经是39个年头。39年来,我一直与《辽宁日报》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在《辽宁日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稿件,有的稿件还发表在头版头题位置,也发表在其他版头题位置,获得过各类征文奖,并被评为1992年度“《辽宁日报》优秀通讯员”。同时,更在《辽宁日报》发表了小说、散文和诗歌等大量的文学作品,至今依然深爱着《辽宁日报》“北方副刊”这个美丽的文学家园。值此《辽宁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诚祝《辽宁日报》70周岁生日快乐!祝《辽宁日报》所有的编辑和记者身体健康,工作快乐!
读者郭建伟:辽报70年,作为一个曾经被采访者,是在接受采访时更深入了解辽报的影响力,是直接了解辽报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更是贴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读者张倩:第一次读辽宁日报是高中,现在改为手机阅读。改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省级党报的担当。70岁的《辽宁日报》,祝你身体健康,越来越好。
读者焦阳:上高中那会,爸爸经常拿一份《辽宁日报》让我看,他说,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高考作文能有话说。今年辽报70岁,我爸如果还在也70岁,我想告诉爸爸,我现在都用手机看辽报,我也告诉儿子,没事看看报,高考作文有话说。
读者张铁成:辽宁日报喜气扬,岁月流金庆生光。笔耕不辍传佳讯,墨香飘逸绘新章。风卷云舒天地阔,心随字动意悠长。愿将此报常相守,共赏年华似水芳。
读者孙凯:70年正青春!祝贺《辽宁日报》创刊70周年华诞。作为一名资深的集报迷,自然对家乡辽报更多了一份情有独钟。一路走来,我收藏了辽报各个时期重大题材的报道,辽报也陪伴我30多年执着地收藏。每天翻阅辽报,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10万多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早已把辽报当作朋友、知己,辽报也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一缕墨香,照亮我前行的脚步,引领我阅读的人生。如今,你70年芳华正好,我愿继续陪伴你收藏岁月、一路前行!
网友留言
网友留言
网友留言
记者:关艳玲 张晓丽 王月 张钟丹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