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以大美之笔写时代之意
《雄踞边关:辽宁锥子山长城》范迪安 作
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曾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代表作品:主编出版《20世纪中国美术文艺志·美术卷》《当代艺术情境中的水墨本色》《世界美术教育丛书》《中国当代美术:1979-1999》《世界艺术史》《近现代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藏精品大系》等著作。绘画作品有《引得春风进山来》《海韵》《冬日太行》《北方秋天的田野》《闽西早春》《杀虎口古长城》等。
本报记者 刘臣君
核心提示
最近一年来,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已经4次来到辽宁,可见缘分之深,情意之重。其中,贯穿2024年春天与秋天的行程,是“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万里海疆——中国百名油画家系列活动走进辽宁,4月在锦州、葫芦岛等地开展采风创作,9月底在沈阳举办主题作品展。如何以一次高规格的系列活动带动辽宁美术事业的发展?如何助力辽宁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及对辽宁美术创作如何由“高原”迈向“高峰”?本报记者对范迪安进行了专访。
以美术之彩描“醉美”辽宁
本报记者:“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的宣传语与“万里海疆”活动可以说十分契合。辽宁给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这次活动会产生哪些重要的意义和深刻影响?
范迪安:“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辽宁的独特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体现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和发展的精神气象,在我们美术家眼中,这就是一个富有文化意涵和艺术意境的美丽画面。我们参与“万里海疆”活动的美术家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既要描绘出祖国海洋和海岸线的自然景观,又要彰显出新时代沿海地区从城市到乡村的建设风貌和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
辽宁的自然风光秀美,海洋、河流、湿地、山川、森林、草原、冰雪等各种生态场景一应俱全,尤其是海域广阔,辽东半岛西临渤海,东临黄海,是祖国万里海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一提的是,7月2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含辽宁大连蛇岛——老铁山和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都为“万里海疆”这个主题的油画采风、写生、创作提供了新题材新内容。今年春夏之交,来自全国油画界的艺术名家到辽宁采风创作,虽然主要聚焦辽西,但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辽宁山海美丽的自然风光,领略长城雄关巍峨、万亩梨花竞放的盛景,更多地认识辽宁大地、渤海湾边所拥有的丰厚的人文历史遗存,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以团结奋进的精神创造的辽宁故事、中国故事。
这次展览,汇集了采风写生的一批新作和辽宁油画家的许多力作,让观众从丰富的画面中看到辽宁山海风光的多姿多彩,感受到当代中国油画的艺术魅力,这有利于宣传辽宁时代风貌、促进文旅事业发展。近年来,辽宁美术家和全国广大美术家一样,越来越主动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火热的生产建设现场中,在人民群众建设家园的新场景里去发现、感受、表现新的题材,从而形成了美术与时代相印证、与时代同向同行的发展态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城乡建设到区域发展,美术创作的视野更加宽阔,表现风格也更加多样,在凝聚精神力量和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术的创新也直接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例如在乡村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上,在乡村环境的美化上,在非遗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以艺术的方式激活了许多传统的乡土资源,甚至把它变成群众特别喜欢的创意性产品,由此使美的文化结晶走进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辽宁的山河湖海离不开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视角和语言描绘描述,在您看来,这次采风写生有哪些亮点?对于美术家来说,深入现场把视觉、听觉、嗅觉等所能感受到的都融入作品,是不是就是写生的意义呢?您认为采风写生对美术创作有哪些启示和影响?
范迪安:“写生”是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以形象语言描绘和记录时代生活的有效方式。写生的“临场”感受和“现场”表现使每一幅作品具有其他造型手法不可替代的直接性、生动性甚至唯一性。写生也伴随着学习和思考,以这次“油画绘辽西”为例,许多画家是第一次踏访,但思想上认识上的收获是巨大的,例如通过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再一次领略革命历史;通过参观义县奉国寺、葫芦岛兴城的宁远古城等地文化遗产,感受到辽宁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与独特,如此等等,在美术家的眼中,祖国秀美山川、宏阔海疆充满了可资表现的资源,重要的是要真正到生活中去。
这些年,我们提倡主题性的写生,就是为了将“写生”从一般的绘画表现上升为文化关切,注重表达自然风景的人文内涵和生活情景的时代内涵。一方面要将中国美术悠久历史中所积累起来的优秀传统作为自己的学术根本,赓续历史文脉,体现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当代美术创作;另一方面,美术创造的源头活水在时代与生活之中,要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要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在时代变迁、生活变化的现实感受中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
去年辽宁举办的“绘时代之意——第二届辽宁油画双年展暨全国名家学术邀请展”,重点是以“写意油画”的形式描绘时代精神。今年的万里海疆系列活动走进辽宁的主旨亦是如此,在写生中感受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步伐,感受人民群众在时代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表现辽宁从城市到乡村各种生动的生活景象景观,为时代画像,为历史存照。
以辽宁大美促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您对辽宁美术事业非常关心和支持。最近一年,您4次来到辽宁,与辽宁美术界的同仁有着深入的沟通与交流。您对推动辽宁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期待?
范迪安:这些年我来东北很多次,我们许多油画同仁们都喜欢和热爱东北广袤的黑土地,这片黑土地上的革命历史、人文积淀、当代发展都值得我们用浓墨重彩去表现。
不论是去年的双年展上看到的一大批辽宁青年油画家的新作,还是在十四届美展上看到辽宁的油画作品,联系辽宁几代油画家薪火相传的风尚和特征鲜明的传统,让我们看到辽宁美术事业发展特别是油画创作强劲的内蕴力量,能够更扎实地实现用油画的语言表现中国主题,绘出时代新意的艺术理想。
辽宁的美术事业在新时代十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围绕着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围绕着新时代辽宁在东北全面振兴中的新业绩新辉煌,组织了大量的主题美术创作活动。辽宁的油画家和东北的油画家,特别是年轻油画家们非常努力,形成了中国油画的“东北现象”。这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的以鲁美油画群体为代表的这种精神的延续和拓展,更是辽宁油画、东北油画与全国油画界形成更多交流的学术优势。
本报记者:辽宁作为一个拥有山海林田湖草等多种自然景观的大省,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大省。从创作角度来看,您认为如何为艺术家赋能,才能够推动辽宁文艺的高质量发展,使美术创作由“高原”迈向“高峰”?
范迪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整个文艺创作都要更加突出时代意识,用文艺作品表达时代发展中最重要的精神属性、时代气息。社会生活的整体变化发展已经比我们艺术家的个体想象和体验更加丰富,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丰富、新颖的“画面”,值得我们美术工作者投身感受、敏锐捕捉并转化为艺术语言。
希望作为美术大省的辽宁,美术家们能够扎实立足生活实践,以更多视角、更多方式进行艺术调研,收集生活中的鲜活素材,提炼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锐意创新艺术表达,塑造出足以铭记历史变迁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创作更多让群众有共鸣、能共情的精品力作,在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作出积极的贡献。
责编:曹思洋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