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你丨被100份浪漫击中!他定格下小山村的幸福时光
这些照片里的老人们,都来自辽宁葫芦岛一个叫安子沟的小山村。拍摄者则是今年37岁的郭作新。郭作新是辽宁日报社的一名摄影记者,三年前被报社选派到安子沟村担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前段时间,郭作新利用自己的专长为村里的一百多对老人补拍了结婚照,我们一起跟随他的镜头,去感受这份时光里的浪漫。
郭作新:拍结婚照必须得有服装,这个服装怎么办呢?我就自己在网上购买了五套服装。我也买了一些道具,像大囍字、对联、小扇子,想让村民们拍照不要那么尴尬,特别喜庆一些。
郭作新的拍摄对象是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到一户,他都要和村民们耐心沟通,布置场景、调整光线。而对于补拍结婚照这事儿,老人们也很有热情,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他们人生中唯一的一张结婚照。
这些牵手过了大半辈子的老夫妻,面对镜头时常常腼腆羞涩,但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让郭作新被那份质朴的浪漫击中。
安子沟村由多个村组组成,各村组相距较远,老人们不好集中起来,郭作新就带着相机和服装挨家挨户上门。
郭作新:说实话挺累的,但特别值得,因为拍完这一百张结婚照之后,有很多感触。每家户户都有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触动。
一场“幸福时光印记”展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郭作新跑遍了安子沟村,为老人们补拍结婚照,而当他完成第一百对老夫妻的拍摄后,郭作新决定,把这些照片集中打印出来,在村里办个展览。一张喜庆的结婚照,对老人们来说,是对青春岁月的纪念,也是大半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证明。郭作新想用展览的方式,让村里喜庆喜庆。
一张张照片承载着一段段人生,看着照片中洋溢的笑容,郭作新觉得,这件事儿自己做对了。
郭作新:当初我就在我爷爷奶奶家生活,他们都没拍过结婚照,我觉得挺遗憾的,但现在他们已经去世了。我驻村之后,到村里农户走访的时候,他们都想拍这张结婚照,我就给他们圆这个梦了。
郭作新把展览的地点定在了安子沟村村民文化广场,一大早,他就和同事们来布置了。100组“迟来”的结婚照一一亮相。郭作新把这次展览定名为“幸福时光印记”展。
很快,村民便围拢过来,一边看照片,一边唠着家长里短,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现场很是热闹。
欢声笑语伴着动情的眼泪,让这场展览名副其实,定格下了村里的幸福时光。展览结束后,大部分照片被大家各自带了回去,还有一些老人没能来到现场,郭作新决定亲自送上门去。
虽然脸上已布满皱纹,但照片里的纯真笑容,却如年轻时一样灿烂。老人们看到照片的反应令郭作新很是感动,这次拍摄,也让他和安子沟村的连接更紧密了。
村民们的好帮手
乡村振兴的助推员
其实,通过这几年的接触和了解,安子沟村的村民早已将郭作新当做了自己人。原本在完成两年驻村历练后应该交接换任的郭作新,又主动申请留在安子沟村,继续连任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员。郭作新告诉记者,他在村里还有很多未完成的心愿,想用更多行动推动安子沟村的发展。
驻村的这三年,郭作新成了村民心中的“好帮手”,他想用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年轻人关注乡村,投入乡村振兴这项充满生机的事业里来。
完成100对老人的结婚照拍摄后,郭作新又有了新的想法。作为一名摄影记者,他希望用影像去讲述安子沟村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大山里的这份质朴乡情。
郭作新:我想为安子沟村拍一部乡村振兴的电影,因为安子沟村它的景色特别的美,特别像我心中的阿勒泰,另外我还想在春节的时候我要拍下村里年轻人都回来过年了,我想给他们拍点全家福。让更多人看到安子沟、了解安子沟,让更多人到这里旅游。
这每一张照片,都有两张幸福的脸庞,有一个家庭的故事,这些照片放在一起,就是这个村子一路走来的足迹。这里有对青春的怀念,对伴侣的爱意,对生活的憧憬。在郭作新看来,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精神的丰盈。
驻村三年来,郭作新和村民们一起,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幸福时光的印记,未来,他还想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安子沟村更多的美丽蜕变和幸福升级。
(总台记者 李承泽 朗易尘)
责编:闫尚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