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辽宁|央视:神奇的石柱参,是怎么种出来的?
石柱参本是生长于深山中的野生人参,其人工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传承。据《宽甸县志》记载,明万历年间,山东七翁到此采挖野山参,大参拿走,幼参及参籽就地栽培,立石柱为记,石柱参因此得名。生活于此的人们不断采参、种参,逐渐摸索出一整套系统的栽培方式,使石柱参这一珍稀物种资源得到保护和延续。
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隶属于丹东市。这里紧邻鸭绿江,山连绵、水纵横,森林茂密、气候宜人,是石柱参的核心原产地。
石柱参种植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栽培,称为“园参”,另一种则是将种子撒在山林间自由生长,称为“林下柱参”。
林下柱参采挖十分讲究。首先需要在参的下方进行清理,俗称“开盘”。开盘后要找到柱参的头部,即芽苞。紧接着需要利用鹿骨制成的“起子”,像对待出土文物般小心谨慎,围绕芽苞进行挖掘。
最先是“芦”,即柱参的根茎;再是“干”,即柱参的参体;最后是“尾”,即柱参的须。挖参最难的就是挖须,由于柱参在土壤里生长太久,与地下的树根以及草根交错共生,认清参须再剪断其他根茎的同时,必须注意参须绝对不能断。待所有参须完整离开地面,才算大功告成。
柱参成熟的季节,一种美丽的果实也将迎来采收。
这些红艳艳的柱参果,就是延续柱参传承的珍贵种子。一簇簇参果虽颗粒饱满,却不能作为种子直接种植。想要获取种子,还需一套特殊的流程。
参农们通常将采集回的参果进行清洗,把红色的果肉放在筛子里反复揉搓,直到露出白色的参籽。
随后,参农就地取材,在河滩挖取大小均匀的细沙砾,将参籽与沙砾1:1混合后埋入土里,沙砾为参籽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空间,使参籽之间既不会粘连也不会板结,直至参籽发芽并开口。而当参籽催芽炸口后,方可进行播种。
选好种参场地,接下来需要整地做畦。整地做畦的过程,就好比在原来的土地上,更精细地给人参做一张舒适的床垫,让参在更优质的土壤环境中生长。
5年后,当柱参的参体成熟时,方可进行第一次移栽。挖出柱参,首先需要把有破损的淘汰掉,再对满足移栽条件的柱参进行形态修整,这个过程被称为“做体下须”,是保证石柱参品相的一个重要环节。
经过“做体下须”的石柱参,会将再次移栽到新的地块,每行栽种12~13株苗;如移栽的是10年以上大参,则每行栽苗10株左右。行距随参苗的长短、年龄而定,大体是上一行的参芦顶下一行的参尾须子,简称“头顶须”。
移栽柱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操作过程必须一丝不苟,每成功移栽一根柱参,参农们便多了一分日后的希望。
柱参买卖不同于寻常生意,买家首先选好看哪一帘,然后简单扒开土壤观察,决定是否要货。
一旦做出判断,就得谈好价格直接付款,至于这一帘柱参的成色如何,只能在将来起货后方可最终揭晓。在没有全部挖出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一帘货的品相如何,柱参买卖也因此神秘莫测。
收获后的柱参,还要经过一个重要的步骤——绑须。
人参的须条细长且脆弱,将成品石柱参顺应参体本来的形态,用细线固定在板上,每一根参须都需要舒展并且固定以保持须条的完整性。因此,人参的绑须,可有效的保护这些珍贵的老参,以便销售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几百年来,一代代宽甸参农赓续发展,世代守护着这份弥足珍贵的遗产,共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集林地、生态、河流、耕作、人文于一体的宽甸石柱参传统栽培体系。深邃密林中,每一株美丽柱参,都承载着对神奇自然资源和杰出农耕智慧的礼赞。
周一至周五CCTV-1
18:20档
跟随《农耕探文明》
走近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于中华大地,探农耕文明
责编:杨东溟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