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万里长城 | 长城脚下是我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宣传调研活动纪实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世豪
“我决定将收藏的明代长城砖、明清老瓦片、明铁弹丸等无偿捐赠给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河北与新疆,一个在长城东部,一个在长城西端,因一位普通的秦皇岛市民捐赠再次联系在一起。
这位叫于继群的秦皇岛市民了解到新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尉犁县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开馆,就主动联系到博物馆方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收藏的“老物件”,经过双方沟通,今年11月底完成捐赠。
从河北到新疆,这也是“行走万里长城 见证中华文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宣传调研活动用脚步丈量的路程,“无偿捐赠明代长城砖”的故事成为这次活动最生动的注脚。
“行走万里长城 见证中华文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宣传调研活动启动仪式现场。闫建超 摄
今年10月22日,活动在秦皇岛市明长城入海处的老龙头正式启动,两个月里,调研团一行从滔滔渤海湾启程,一直抵达塔里木盆地的茫茫戈壁,一路见证了长城脚下的人们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
守护长城本体
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沿着古丝绸之路,车辆驶出河西走廊,越来越靠近长城最西端。
“行走万里长城 见证中华文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宣传调研活动来到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付磊 摄
天山南麓的新疆尉犁县长城资源丰富,散布在孔雀河中的烽燧群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尉犁县孔雀河烽燧群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是当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
吾甫尔·库尔班是新疆尉犁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干部,他守护烽燧群等文物已有28年。吾甫尔曾看到史料记载,孔雀河烽燧群出现于汉唐时期,是万里长城向西的延续,守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宁。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被挖掘,越来越多人感受到长城是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紧紧联系起来的纽带。“烽燧连接过去与现在,也连接新疆与祖国各地。我们必须保护好、守护好它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们。”吾甫尔说。
长城既有跨越千年的守望,也有精神的传承。调研团在青海听到动人的故事: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一些战士从河西走廊返回,途中看到长城,增加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一位叫王定国的老红军回忆,每次看到青海地区的长城,想到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就更加坚定心中的革命志气。改革开放后,王定国成为中国长城学会发起人之一。
明长城(大通段)。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许付磊 摄
“从河西走廊进入青海,最先看到的是大通、门源等地的长城。我们了解这些故事后,一下子觉得长城代表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具象化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体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生风说,当地将发生在长城沿线的革命故事融入学生课堂和社会实践,激发大家守护长城的积极性。
放眼青海全省,这里拥有全国海拔最高的长城。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青海持续完善长城沿线基础设施,着力打造“世界屋脊上的长城”文化品牌。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越来越多人更深入地认识长城:“以前觉得长城都像八达岭、山海关那样,现在发现家门口也有土夯、石堆的长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长城脚下,必须守护好!”
传承长城文化
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工程,这座博物馆建在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角山长城附近。
走进博物馆,三层南侧景窗为“长城之眼”,可远眺山海关关城与渤海;北侧景窗为“长城画卷”,可近观角山长城全景。博物馆屋顶设置无边界观景平台,视野之中长城与群山、大海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展品。
“让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这一重要理念贯穿于各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全过程。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矗立在角山长城下。代明君 摄
——“融”与“藏”。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馆舍建筑以“城”的形式融入山海关长城体系,从视觉效果上做到了与周围景色统一协调,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
——“显”与“隐”。嘉峪关市关城景区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当地新建的一些建筑都采用低矮的地下或半地下式设计,为关城保留最佳的“视觉通廊”。
——“新”与“旧”。位于河南的楚长城被称为“中国长城之父”,当地在对楚长城现存墙体启动保护性修缮的同时,还规划建设楚长城数字化展示体验馆。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山西日报图
——“点”与“面”。山西是长城资源大省,当地推出“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用风景道的形式将长城沿线重要点段和节点串联起来,串点成面、丰富体验。
“既要建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也要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效也在显现。
内蒙古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首个建成开园的以秦长城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开园仅四个月,公园累计接待游客13.2万人次,营业总收入396万元,游客出游总花费1040万元。
榆林是陕西省长城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境内长城总长1500多公里,约占陕西长城资源总量的81%。榆林长城主题展馆展出图片、书籍、实物等近万件,成为弘扬传播长城文化的重要场所。
吉林省以东部长城遗址为重点进行航拍影像及数字化三维数据采集,为长城保护增添科技“慧眼”,也为更多样长城文化传播提供了素材。
用好长城资源
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长城沿线存在村庄,很多村庄是长城修筑者、戍守者等群体的后人。由于长城多修筑在崇山峻岭、险关隘口,这些村庄发展条件并不是很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它们有什么样的新变化?”长城脚下的村庄成为调研团一行关注的重点。
长城脚下的石峡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博纳 摄
石峡村地处北京与河北交界地带。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大山深处寂寂无闻的普通村落,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推进,这里的长城文化内涵被进一步挖掘。
“我出生在长城脚下,是非遗美食‘贺氏酱猪脸’的传承人。这里有长城资源、传统美食等,藏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一样能‘出圈’。”几年前,贺玉玲放下北京主城区的工作来到石峡村创业。
贺玉玲结合当地非遗资源,利用闲置院落发展民宿,组织“长城脚下过大年”等活动,积极打造长城文化民俗村,也带动更多村民实现更好发展。
长城沿线更多村庄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深入挖掘、充分利用长城资源。
“行走万里长城 见证中华文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宣传调研活动走上京津冀“三界碑”。
长城脚下的前干涧村是天津北部、燕山深处的一个山村,地处京津冀三地交界处。
近年来,村里着力打造“三界碑”网红打卡地,每天从村里上山寻碑打卡的游客从近百人增加到上千人。
让更多“流量”变“留量”,更要让“网红”变“长红”。如今,前干涧村持续改善基础条件,积极发展民宿、农家院等,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几千元增长到两万多元。
依托长城资源,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受益的不只是长城沿线著名景点的“邻居们”,还有更多连点成片的地方——
河北连续组织四届“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推进长城沿线非遗走出大山;山东盘活长城沿线各类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景区化村庄……
“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长城脚下的人们正在接续努力、久久为功,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更加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