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当前经济新态势——二论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态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经济发展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日前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全面客观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辽宁振兴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推动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这一分析研判准确、深刻,全省上下要读懂蕴含其中的深意,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辽宁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坚定信心决心、保持耐心恒心,从最坏处着眼,作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结果。
当前,我省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只有坚持科学的辩证法、两点论,全面客观看待经济发展态势,才能准确捕捉经济发展中的“活力因子”,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如果只看到困难、挑战、矛盾、风险、问题,自然就困顿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相反,洞悉机遇、能力、条件、优势、信心,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全球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全国看,仍面临着国内需求不足等困难和挑战。从全省看,也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体制机制不够活等“沟坎”。但我们更要看到大势、大局、大面,尽管问题客观存在,但辽宁仍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后劲。
诸多积极有利因素支撑着三年行动的“兴”愿可达。从机遇看,党中央持续加大对东北、辽宁的支持力度,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叠加国家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为辽宁振兴带来了难得历史机遇,这是我们的最大信心、最大动力。从优势看,我省发展底盘厚,回旋余地大。特别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省储备实施了一批支撑当下、奠基长远的重大项目,培育了诸多新动能新优势,人流物流资金流活跃度持续提升,外界对辽宁预期持续向好,为决战决胜奠定了坚实基础。从能力看,全省党的建设和从严管党治党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实质性好转,我省政治生态更加清明清朗,党员干部在三年行动中经受洗礼、得到锤炼,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明显增强,比学赶超的氛围更加浓厚,干事创业的士气更加高昂,为决战决胜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就是辽宁保持战略定力、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重要依托。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辽宁亦如此。以更从容的心态,看清“形”与“势”、“危”和“机”,沉下心、抻住劲,把蕴藏在诸多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找出来,我们就能把优势发挥好、预期引导好、态势巩固好。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