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点亮创业路
张晓丽
回望10年创业路,50岁的杜红有千言万语,却简单汇聚成几个关键词:灵感、勇气、谨慎、热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创新。
灵感是创业的契机。对杜红而言,就是找到那条别人没走过的路。杜红在寻找创业契机的路上,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食用菌。她并未按常理出牌,而是给自己定下高要求,一定要种多个品种的食用菌,培育“多彩蘑菇”的特色,这是别人未曾踏足的领域。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在人人都专攻一个品种的时候,杜红的选择何尝不是“创新”的第一步。
创新,需要非凡的勇气。一个好的想法就是一个心跳,讲究立即执行。然而,每个想法的实现,需要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当杜红想到用芦苇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材料时,没有贻误时机,她也想过失败,但还是当机立断联系专家,夜以继日研究驯化,这才形成了“在芦苇上种蘑菇”的另一大特色。
正是因为这种迎难而上、敢于在没人走过的路上行走的勇气,杜红才能走过创业路上的沟沟坎坎。从服装行业到食用菌种植业,堪称“种植小白”的杜红也曾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有过好多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她说:“这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战胜困扰自己的‘拦路虎’。只要迈过这个坎,一切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创业路上的每一步,我都要找准下脚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行走得踏踏实实。”杜红的每一个决定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种植木耳,是她创业迈出的第一步,选择技术成熟、操作相对简单的品种,是当时的最佳选择。每开启一个新项目,杜红都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创业路上的每一步,她都走得很踏实。
创业十年,日常的琐碎、创业的压力是杜红生活的常态。她常常独自走进蘑菇棚中,看着那娇嫩、鲜艳的一团团、一簇簇蘑菇,总能会心一笑,走出人生的低谷。“这就是热爱吧!”杜红说,正是因为对蘑菇的热爱,她才有无数的“金点子”,才愿意将自己的创业经验与人分享,当别人也踏上这条创业路时,能为他们点亮一盏灯。
链接
芦苇菌棒
在盘锦,芦苇有“铁杆黄金”之称。过去,食用菌种植户用木屑等原料制作菌棒,多靠外部供给,成本较高,品质难以保证。如今,当地盛产的芦苇被研究证实可以制作菌棒,且比木屑的木质素、纤维素、糖分含量更高,更适宜蘑菇生长。
责编:杨金凤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多管齐下扩大有效益投资——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鹏宇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访省科技厅厅长蔡睿
- 奋力书写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异冲
- 紧盯群众所需全力增进民生福祉——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安财
- 夯实稳产增产基础让中国碗装更多辽宁粮——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文波
- 促消费扩开放坚决打赢商务领域决胜之战——访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潘爽
- 推动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才
-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打好打赢决胜之战 ——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吴世民
- 以金融之为助力三年行动取得决胜成果 ——访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姚勇
- 省政协委员张鑫辉—— 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 省政协委员严文复—— 城市更新注重系统性防止“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