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一点|百年老市场的浓浓烟火气

1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沈阳市
考察了沈阳大东副食品商场
了解当地节日期间市场供应、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
位于沈阳市沈河区的大东副食品商场
前身是形成于1829年的“小东门菜行”
有着近200年的历史

这是近日拍摄的大东副食品商场。新华社记者 于也童 摄
春节前夕走进这里
香气扑鼻的熏鸡、火红的春联福字等年货
一应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在新鲜丰富的食材、琳琅满目的货品和热闹喧嚣的吆喝声中
一幅氤氲着浓浓年味的烟火画卷徐徐铺开

近日,市民在大东副食品商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琳琅商品间,处处系民生
近年来
沈阳一系列便民惠民实招频出
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等民生保障的同时
不断创新消费模式
释放消费潜力

近日,市民在大东副食品商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如今,大东副食品商场
打造了多元融合的消费场景
成了各地游客来沈必到的“网红打卡点”

近日,市民在大东副食品商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商场外立面上
一幅刻有商场历史变迁图景的巨型浮雕壁画
格外引人注目
商场内
突破了传统农贸市场的单一功能模式
实现超市区与风味区相结合
超市区经营各类商品7000余种
风味区的50余个摊位
经营着500多种特色产品
在这里,吃食大多现场加工
可观、可闻、可感
让消费者吃着、买着更放心

近日,市民在大东副食品商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穿梭在市场摊位之间
市民不仅可以购买商品
还可以拍照留念
如今在沈阳
越来越多如大东副食品商场一样的老市场
化身新消费场景
以更加丰富多元的供给
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责编:徐 硕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