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区喜乐安宁过大年

在沈阳市大东区长安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居民一起编中国结。本报记者 杨靖岫 摄
本报记者 刘 桐
谆谆话语,温暖人心。1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走进四世同堂的郎素兰家中看望,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大家亲切交谈,了解优化便民惠民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等情况,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殷殷嘱托、情真意切,给广大干部群众带来节日的温暖,激发拼搏进取的干劲。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长安小区,在喜庆的红灯笼和中国结的装点下,小区显得格外温馨、年味十足。
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处处喜气洋洋,气氛欢乐祥和,由社区居民组成的艺术团队为居民带来“社区春晚”精彩演出。合唱、歌舞、太极表演等精彩节目陆续登场,特别是一曲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旋律优美、余音绕梁,将居民的思绪带回到习近平总书记来长安小区考察时的幸福场面。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交织,分享起社区生活的蝶变。
“我家把山把顶,往年冬天北窗户都结冰。老旧小区改造后,老楼穿上了‘棉衣’,没花一分钱,室温提高到23℃。”
“以前,社区活动场地小,好几个社团抢着用。现在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地盘大、环境好,老年人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着社区的幸福生活。郎素兰的外孙女孙佳宝,从小就在长安小区长大,拿出来一本《长安记忆》图集。“这里面记录着老旧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孙佳宝说,“之前楼梯水泥地不平,现在铺上地砖,扶手换成不锈钢的,一点也不比新小区差。供热联网后废弃的锅炉房改造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经常举办书法、绘画、剪纸等活动,还有乐高积木、儿童滑梯,我总带着孩子来玩。”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和“民生大事”,“朝夕美好”诠释出社区“人间美景”。
“总书记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长安社区党委书记曹雪向居民们谈起今年谋划的社区实事:优化社区食堂菜品,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举办便民大集,上门代办政务服务事项,丰富幸福教育课堂,增加亲子活动等,让社区家家户户生活幸福、老老少少开心快乐,正如总书记新年贺词所说:“多喜乐、长安宁!”
责编:曹思洋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