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突出特色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确立“两枢纽、一中心”战略发展定位
我省突出特色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本报讯 记者孙大卫报道 近日,《辽宁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我省是2023年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印发后,首个完成省级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修订的省份。《规划》的印发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全省港口功能布局、明确重要港区功能定位、构建分层次运输系统布局、畅通东北海陆大通道。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相结合,主要包括规划基础、形势与需求、加强要素保障优化资源供给、畅通海陆双向大通道等13章内容及69个重点港口和集疏运项目。确立了辽宁港口群“两枢纽、一中心”战略发展定位,明确辽宁沿海港口将发展成为东北亚重要航运枢纽,是东北海陆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东北地区物流组织和资源配置中心,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提出了打造世界级港口群的总体目标要求。明确到2035年,辽宁沿海港口形成层次分明、保障有力、功能协调、便捷可靠、服务高效的沿海港口布局。到2050年,辽宁沿海港口将全面建成高质量现代化的世界级港口群,保障能力、管理服务、智慧绿色安全水平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为切实做好港口岸线及配套资源的规划保护,充分预留港口发展空间,《规划》确定了港口岸线398公里,主要服务公用运输、临港工业及陆岛运输,其中服务大型临港工业的港口岸线主要集中在大连港长兴岛港区、太平湾港区及盘锦港荣兴港区。
为着力提升辽宁沿海港口群整体竞争力,《规划》进一步强化港口、港区间功能协调和错位发展,提出以大连港为国际枢纽港,营口港为主要港口,其他四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分层次布局方案。同时,《规划》首次明确全省沿海24个港区,并以重点运输货种分工及综合服务能力为考量,确定13个重要港区功能地位。
立足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规划》提出了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粮食、LNG等重点货类运输系统及承运港区和大型临港工业基地的空间布局,明确了主要货种承运港区以及相应港区码头能力预测值,将充分发挥组合港优势,形成主次分明、脉络清晰的运输体系,引导各港口、港区间错位发展。
《规划》还首次提出构建以主航道为核心、其他航道为重要组成的分层次沿海航道体系,共规划沿海港口航道42条,并划定航道保护范围,新规划共享两块大型深水锚地,推动渤海湾内四港现有锚地共享共用。
责编:闫 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