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王海威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以文化人更好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通过坚持以文铸魂、以文惠民、以文化人更好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为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注入精神力量。
聚人心:坚持以文铸魂,提升辽宁全面振兴的文化凝聚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自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凝聚辽宁全面振兴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不仅镌刻着一个民族来自何处、去往何方的变迁史,更蕴含着民族何以持存、何以兴盛、何以创新的精神命脉。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辽宁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红山文化、三燕文化等众多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展现出辽宁厚重的文化底蕴。要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精神支撑,坚持“两个结合”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进一步保护好运用好辽宁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扎实推进牛河梁红山文化等历史研究和考古,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土又面向全国的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标注着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厚,记录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伟大征程,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也是激励辽宁人民拼搏奋进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传播更多承载革命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凝聚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映着历史与时代的变迁,彰显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辽宁工业文化资源丰厚,内蕴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为辽宁在新时代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是辽宁全面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创新开展常态化理想信念教育,讲好辽宁故事,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创造力。
暖民心:坚持以文惠民,提升辽宁全面振兴的价值引导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层内核,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夯实辽宁全面振兴的思想道德基础。
人民是文化发展创造者。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重要资源,深入挖掘辽宁有历史、有底蕴、有题材、英雄多、故事多的艺术创作“富矿”资源,把人民作为文化发展舞台的“剧中人”和“剧作者”。利用数字技术对辽宁的历史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进行创新展示,开发具有辽宁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文创产品和文艺作品,创作出更多反映辽宁人民奋斗精神和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积聚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实践者。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传承、传播和发展的主体。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探索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路径。要用人民熟识的文化表征方式、传播方式,打造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更好反映辽沈大地的无限美好、辽宁人民的奋斗精神,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文化获得感。
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享有者。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的滋养中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吸引力,引导人民切实享有高质量文化产品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强信心:坚持以文化人,提升辽宁全面振兴的精神推动力
文化自信自强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精神支撑。在新征程上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以文化人,提振信心,凝聚起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的强大力量。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要做好思想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增动能增效益、为旅游休闲增内涵增魅力、为城乡社会增正气增活力,以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强化文化传承保护,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深化辽宁地域文化研究和活化利用,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繁荣文艺创作,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生动讲好辽宁故事、传播好辽宁声音,全面塑造辽宁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