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隋艺 徐健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
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
教育的政治属性决定着教育成败,决定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成败。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是发挥教育功能的基础性前提,是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教育事业行稳致远的成功密码。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切实增强办好教育的政治责任感,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政治属性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贯彻好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不断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利,使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劳动者素质提升,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必须坚持人民立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最终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正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的基础性、普惠性和公共性建设,坚持发展教育为了人民,发展教育依靠人民,发展教育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要走好教育工作的群众路线,增强问题导向,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中多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以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点和抓手,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教育改革的评价标准。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断优化教育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促使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要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家繁荣、文明进步的基石,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把建设教育强国放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背景下谋划推进,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刻理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引导资源向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配置。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配性、有效性,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使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推动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竞相涌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支撑。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责编:张晓楠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 两会新华社快讯: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 两会特稿|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 看图学习丨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 总书记对经济大省挑大梁提出殷切希望
- 主播说联播丨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习言道|全国两会,习近平再提两链
- 中国信心·强大韧性
- 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
- 时政新闻眼丨参加政协联组会,习近平为何聚焦这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热解读·见微|细算“玉米账”与点赞DeepSeek背后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