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预计农业气象年景为平年偏丰年
本报讯 记者赵铭报道 近日,省气象局发布我省2025年农业气象年景展望,预计总体为平年偏丰年景。
平年偏丰年景是指在某一年中,虽然整体上属于平年,但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农业产量条件。具体来说,平年偏丰年景意味着当年的农作物产量略高于平均水平,但尚未达到丰年的标准。
去年秋收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多9.1毫米。去冬封冻前,全省农田耕层土壤墒情适宜或饱和。综合前秋降水、封冻前和当前农田墒情及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预测分析,预计2025年生长季,我省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较好,积温好于常年,春、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秋季偏少1~2成,存在阶段性高温、渍涝等灾害发生风险。
早春气温高,土壤化通及春耕作业窗口期有望提早。预计3月全省降水量偏多1成,气温偏高1.0~2.0℃。春小麦、大蒜、马铃薯、覆膜瓜菜等早春作物播种窗口期早于或接近常年。水稻播种温度始期较常年偏早2~16天,全省各地区均出现在3月下旬。
终霜结束早,透雨偏早,大部地区春播墒情适宜,辽西易旱区发生明显春旱风险较低。预计春播期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大部分地区终霜日期较常年偏早2~13天。玉米播种温度始期较常年偏早4~16天,全省各地区均出现在4月上旬。
大豆、花生播种温度始期较常年偏早1~10天,全省各地区均出现在4月中旬。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第一场透雨出现日期较常年平均偏早5~15天,各地墒情条件较好,辽西易旱区发生明显春旱风险较低。
作物旺盛生长阶段水热充沛,局部地区存在高温、渍涝灾害发生风险,主要作物病虫害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预计6~8月全省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2成,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1.0℃,水热条件基本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要,辽西北地区存在阶段性高温灾害风险,辽河中下游地区有渍涝灾害发生可能。
作物成熟及收获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有利于作物成熟及收获晾晒。预计9~11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1.0℃,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光热充足有利于作物灌浆成熟,土壤含水量下降较快,大范围“埋汰秋”风险低,利于作物收获晾晒,秋收期正常或稍早。
责编:杨 旭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 两会新华社快讯: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 两会特稿|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 看图学习丨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 总书记对经济大省挑大梁提出殷切希望
- 主播说联播丨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习言道|全国两会,习近平再提两链
- 中国信心·强大韧性
- 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
- 时政新闻眼丨参加政协联组会,习近平为何聚焦这一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 热解读·见微|细算“玉米账”与点赞DeepSeek背后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