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变“主播” 线上送技术
本报记者 孔爱群
3月11日18时,在单位忙了一天的马彦辉没有下班回家,来到走廊尽头的小屋,拿出手机,打开简单的直播设备,开始了面向蚕农的网课。
50岁的马彦辉,是省蚕业科学研究所柞园建设与放养技术研究室副研究员。照例,先是半小时答疑。
“今年气温还能高吗?”
“您预测今年蚕是啥价?”
“套袋的和散放的蚕种在秋天放养,抗病毒一样吗?”
……
不一会儿,马彦辉已解答了六七个问题。此时,直播间也越来越热闹,涌进500多人。马彦辉一边与大家寒暄,一边提醒热心“学员”:“千万别刷礼物哈。咱这是公益课堂,不带货,不收礼。”
18时30分,“预热”结束,正式上课。根据大家近期关注的热点,马彦辉当天讲的主题是“春柞蚕小蚕期保护育”。
“一直有朋友问我,保护育到底好不好。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利弊。”
啥是保护育?马彦辉解释:“春柞蚕放养过程中由于弱小,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和敌害侵袭,小蚕期减蚕率高达30%至50%,严重影响产量。这些年,科研人员和蚕农研究出几种小蚕期保护育技术。”随后,他详细讲解了3种保护育方法。
问题来了,保护育让体弱的小蚕也活下来,会不会影响下一代蚕种质量呢?“确实不利于小蚕期的汰弱留强,但如果选择适应性强、无发病基础的蚕种,则可有效弥补这一点,实现增产增收。”马彦辉强调。
20时,直播结束,手机显示:在线人数888人,净增粉丝89人,点赞4.1万。
“现在是淡季,旺季能上1500人。”一旁的搭档、柞园建设与放养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沈金宇说,从2022年开始直播至今已有3万多粉丝,“别看绝对数不大,但已占全国柞蚕养殖户总数的25%!”
“一周两场,一场准备一天。”作为柞蚕放养及病虫害防治专家,马彦辉有着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深受蚕农信赖。这个主播,他一干就是3年,且乐在其中。
辽宁是柞蚕生产第一大省,全国95%以上的柞蚕养殖病虫害防治技术出自省蚕科所,为提高全省柞蚕放养水平,除了直播,所里每年都会依托国家桑蚕产业体系、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柞蚕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等项目,派专家深入一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明儿一早还要去毛甸子镇肖家堡村现场培训。”说完,马彦辉关灯,下楼。楼外,夜色已浓。
责编:李明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金句|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总书记这样深入阐述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1000余条胡同共护一份乡愁
-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食品原料从哪里进来的?”
- 小齿轮带动中国向“新”而行
- 【讲习所·美美与共】“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特刊(2025年全国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 两会新华社快讯: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 两会特稿|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
- 看图学习丨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 总书记对经济大省挑大梁提出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