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酷寒环境,试飞成功
无人机搭载大连化物所研发的超低温高比能锂电池
-36℃酷寒环境,试飞成功

六旋翼无人机在漠河-36℃酷寒环境中试飞成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讯 见习记者曲琦报道 普通电池的无人机在-20℃的环境中无法起飞,电池的“畏寒”弊端,制约了无人机在一些重要领域的应用。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部(DNL29)陈忠伟研究员团队研发的超低温高比能锂电池,适配六旋翼无人机,在漠河-36℃酷寒环境下试飞成功。该动力电源有望为极地科考、边境巡检、灾害救援、物流运输等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
该项目攻克了锂电池在超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衰减难题。陈忠伟研究员团队通过创新电解液配方与负极材料改性技术,显著拓宽电池工作温度范围,确保在-40℃至50℃的极端温度区间内均能稳定输出功率。通过自适应热管理技术与低温阻抗优化设计,可实现无人机在极地、高海拔等低温区域执行任务时提升作业效率。
此次试飞过程中,搭载高比能锂电池的六旋翼无人机在极端低温下飞行姿态稳定,续航里程达标;完成了快速启动、高空悬停和复杂路径巡航等多项飞行测试;飞行全程电压输出平稳,未出现因超低温导致的功率波动或突然断电现象,充分验证了其卓越的低温适应性与可靠性,标志着高性能无人机动力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陈忠伟告诉记者,团队将进一步优化电池性能,推动其在更多极端环境装备中的应用。
责编:李莹
审核:刘新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辟谣(2025年3月19日)
- 金句|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总书记这样深入阐述
-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1000余条胡同共护一份乡愁
- 习近平的民生之问|“食品原料从哪里进来的?”
- 小齿轮带动中国向“新”而行
- 【讲习所·美美与共】“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 天天学习|中南海月刊·特刊(2025年全国两会)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 两会新华社快讯: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 习近平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
- 两会特稿|共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