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在辽宁㉖|明代定辽大将军铜炮:火力威猛 战功显赫
让文物说话,用辽宁文物讲好辽宁故事,让世界深入了解辽宁历史、人文底蕴,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联合推出大型全媒体策划“国宝在辽宁”,以辽宁30件国宝级文物为主线,让您和辽宁国宝面对面,为您讲述凝固在文物上的历史故事,揭开辽宁历史与文化的神秘面纱,展现辽宁浩荡千年的壮丽岁月。
赏国宝,品辽宁。
今天推出第二十六期《火力威猛 战功显赫》。

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着一门明代定辽大将军铜炮,这是中国现存最长的红夷炮,是当年最先进的武器。
这门巨炮,现身于公元1642年12月,在明清战争之“松锦决战”后。
炮体铜壳铁心,炮身镌有六行五十九字的铭文。
该炮采用全新的铸造方法:将冷却水导入中空的模型中,使铁质炮管自内向外凝固,所铸之炮可以更大,耐用程度能达到先前的五倍至数十倍。
此炮制作精良,炮身长,射程远,威力超过当时从国外引进的红夷炮。
明代是中国火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军队普遍装备火器。明军设有专门使用火器的部队神机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火器装备的部队。
明代火器品种丰富,不少武器堪称“世界第一”:如五雷神机,是世界上最早的左轮枪;戚家军常用的虎蹲炮,与现代迫击炮有异曲同工之处。
遗憾的是,明朝中晚期,因固步自封,火器发展水平逐步被西欧国家超过。
明军打造且使用的红夷炮原型,是欧洲在公元1600年前后制造的舰用长炮,明代后期传入中国。引进该火炮后不久,明朝即仿制成功,所有类似设计的火炮统称为红夷炮。
在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中,明军利用“凭坚城,用大炮”战术,重创清军。随着红夷炮的威名远扬,明朝内部出现了“火器派”,但因徐光启遭贬、袁崇焕与孙元化被杀,明朝主战派梦想借火器复兴大明的努力,付之东流。
而清军,后来成为这种威力巨大武器的主要使用方,在此后灭明、灭大顺的战争中,红夷炮屡显神威,助清军统一了天下。
国宝名片
名称:定辽大将军铜炮
年代:明代
收藏单位:辽宁省博物馆
记者:张松、韩卓航、郑新煜、白昊、尹浩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