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看展去 尽享历史文化盛宴
“五一”将至,省内博物馆、图书馆各有精彩看点
假期看展去 尽享历史文化盛宴
去博物馆看展成为人们文化休闲方式之一。本报记者 孙海涛 摄
省图古籍特展中的《聊斋志异》手稿。
正在沈阳故宫展出的重要文物“清红皮嵌珊瑚鱼尾式櫜鞬”。
核心提示
博物馆彰显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五一”假期,我省文博展馆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看展去,这个假期让我们在多彩文明的涤荡中,来一场穿越古今的邂逅,开启沉浸式文博之旅。
“何处寻琉璃”
辽博上新展
本报讯 记者朱忠鹤报道 4月29日,由辽宁省博物馆与鞍山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合作举办的“何处寻琉璃:海城黄瓦窑荣达的历史与文物”展将正式与观众见面,这不仅是黄瓦窑遗址出土的文物首次集中专题展出,也是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地域文化系列展的首展。
此次展览展出90余件各类黄瓦窑遗址出土的陶瓷砖瓦。黄瓦窑位于鞍山海城市,是清代盛京地区一处规模宏大的御用琉璃官窑,主要负责供应清代皇家宫殿、行在、陵寝、寺庙等建筑所需的琉璃砖瓦。从清前起家至清末停烧,黄瓦窑历经清朝十二代皇帝,290余年,几乎贯穿整个清朝始末。其间虽几经兴衰但旧制不改,琉璃砖瓦的生产从未间断。
琉璃瓦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材料,颜色多彩,规格多样。琉璃瓦采用优质矿石原料,经过筛选粉碎,高压成型,高温烧制而成,具有永不褪色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宫殿中,均可看到琉璃瓦的影子。黄瓦窑特殊的琉璃生产工艺以及为宫廷建筑装饰服务的属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中国琉璃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这一全新展览外,辽宁省博物馆已经开展的展览精彩继续,如“青花清韵”展,继续将元青花的典雅与水墨灵动呈现给广大观众。在这一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仔细欣赏辽博馆藏的10件元青花瓷器,感受它们的笔致意趣和融彻意境。
备受小朋友欢迎的“乐·土——辽宁古生物化石精品展”仍在假期里与小观众见面。辽宁拥有30多亿年的地质历史,是世界知名的化石产地,化石总量居全国首位。在这一展览中,小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远古水生脊椎动物化石,而且还能看到恐龙、鸟类和翼龙等化石。
一边是各式精彩展览,一边是辽博推出的一系列线下活动。5月1日上午,现场观众可以利用木片、彩纸等制作手工鱼形风铃。当天下午,还将邀请现场小观众,参与一场有关化石展览和亲手绘制恐龙画像的活动。5月2日上午,到辽博参观的观众还将利用纸板、水彩笔等制作昆虫瓶;当天下午,“轻描淡写——行云流水出青花”手绘活动也将与观众见面。
古籍展热度不减 又增体验活动
本报讯 记者赵乃林报道 热展中的“继往开来 国韵书香——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将在“五一”期间持续进行。“我们还将推出‘线装书制作体验’活动,还有手工剪纸体验活动。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走近古籍,我们已做好准备迎接新一轮观展热潮。”省图古籍文献中心副主任李丹丹说。
我们的老祖宗从结绳记事,到发明文字,经历了龟甲、竹简、卷轴、线装等不同阶段的文化承载方式,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记录了文明的发生发展。而线装这种装订方式作为我国典籍传统装帧技术史上之集大成者传承下来。李丹丹介绍:“每本线装书都是来之不易的。每本线装书的制作都历经裁纸、刷版、折页、压平、齐栏、定捻、裁切、打眼、上皮、缝线、贴书签等一系列传统工艺过程。到时候,古籍修复师将现场带领读者体验线装书上皮、缝线、贴书签等制作过程,感受指尖流淌的千年岁月。”
柔和的光线下,上自两汉、下讫明清的珍贵古籍静静躺在展柜中,展示着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这是省图从馆藏61万册古籍(12万册善本)中精心挑选,囊括了馆藏中最具代表性的缥缃精品,也是省图‘镇馆之宝’首次集体亮相。对读者而言,这样的观展机会非常难得。观展的读者对《聊斋志异》手稿看得最为仔细,其实这些古籍都值得细细品味。”李丹丹说。
在李丹丹看来,观古籍展,是一次细致入微的旅行,要有宁静、沉潜的心态,“五一”观古籍特展,可以过个高质量假期。降低观展的门槛,让男女老少都能走进展厅,他们给成人读者和儿童读者准备了不同的体验项目。比如,成人可体验石刻拓印、斗拱模型制作等,而儿童则可做戏剧游戏,品古诗画意境等。
为吸引更多读者走近古籍,感知古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据了解,特展期间还为读者推出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古代服饰秀”活动,由文化志愿者选取古籍中古代服饰进行展示,带领读者穿越古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情景再现《聊斋志异》与辽图的历史渊源,文化志愿者以此为主题创演的情景剧,会进一步加深读者对古籍的了解;古籍修复师在现场展示古籍修复技艺,读者可近距离接触珍贵线装书;非遗传承人选取“七十二贤像”中人物,在活动现场传授面人制作技艺;手工刻版老师为读者再现雕版印刷术真实场景,读者也可亲身体验雕版印刷术。
去故宫看国宝 熟悉清前史
本报讯 记者郭平报道 沈阳故宫“清前历史展”4月28日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展览通过近70件文物,配合图片展板详细介绍八旗制度创立、多民族共治政策构建、满蒙汉多民族融合等历史内容,带领参观者一同去探究当年女真部落在古辽东强大的过程。
展陈升级的“清前历史展”展厅就设在沈阳故宫东路建筑群十王亭的八旗亭中,策展人沈阳故宫博物院艺术研究部研究馆员王丽介绍,展览共分为八个单元,人们可以对清前史有个初步了解。
据介绍,展览第一单元、第二单元,通过“清仿努尔哈赤诰封”“大金天命云板”“后金满文天命铜钱”等展品,“努尔哈赤家院图”沙盘模型、《盛京城阙图》图板等展具,讲述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政权、创立八旗制度、建元称汗、将后金政权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再迁到沈阳的创业史。
展览第三单元至第六单元,通过“清蒙文信牌”“清牛角花桦皮弓”等清早期文物,“大清受命之宝”“册封五宫后妃”和“盛京城怀远门满文门额”图片等辅助展板,阐述清太宗皇太极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将文馆扩大为内三院,标志着后金政权的进一步汉化;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标志着多民族组成的满洲共同体的初步形成;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继续实行满蒙联姻、结盟政策,特别是与蒙古科尔沁部落保持密切关系;对沈阳城进行改造与增拓;改元为“清”按照中原礼制,建立健全王公贝勒等赐封、袭爵制度,钦定后妃名号,完善宫闱制度等。
展览第七单元、第八单元,介绍清世祖顺治定都北京,沈阳从此成为清朝陪都的历史阶段。展出了“清牛角桦皮小弓”“清刻桃树纹银高足杯”“清碧玉老人琴童山子”等诸多珍贵文物。
王丽特别详细地介绍了此次展览推出的重要文物:“清红皮嵌珊瑚鱼尾式櫜鞬”,是盛装箭和弓的器具,櫜用以盛箭,鞬用以装弓,为一套两件。櫜鞬为皮质,呈棕红色,镶绿边。櫜为束腰长方形。櫜面饰交叉状的皮条装饰,中间及边缘处饰有大小不一的圆形白玉;中下方饰花状皮饰,中嵌圆形白玉;尾处两角饰黑皮绿边如意云头;边缘处饰红珊瑚珠及铜鎏金花饰。鞬呈鱼身状。鞬口两边及近尾处均饰黑皮绿边如意云头,一角嵌圆形白玉,中亦饰皮质花形纹饰,花蕊处嵌圆形白玉。鞬尾呈鱼尾式,并嵌饰红珊瑚珠。附绦带一根,上面嵌有大小不一的椭圆形白玉。
这样精美的櫜鞬通常不是实战用具,更多是用于女真部落的重要礼仪场合,以櫜鞬为礼器反映了清王朝“以弧矢定天下”的军事技术思想传承,帮助人们破解偏居古辽东的女真部落强大的密码。
沈阳:可看明清青花瓷
本报讯 记者商越报道 “五一”小长假,可以去沈阳博物馆看明清青花瓷,正在展出的“人间烟火抚凡心——沈阳博物馆藏明清民窑青花瓷展”,共展出240余件套制作精美的明清民窑青花瓷,展现明清时期民窑青花瓷的发展与艺术成就。
该展览按照青花瓷器纹样,分为五个部分——草木华滋、麟羽瑞应、山高水长、吉祥字符、人间烟火。从明代极盛时期的永宣青花,成化时期的淡描青花,晚明的万历青花,直到清代独步当朝的康熙青花,琳琅满目,非常珍贵。重点展品青花人物故事葫芦瓶,敦厚大气,是正德时期青花瓷的代表作。
鞍山:可品翰墨留香
本报讯 记者商越报道 “五一”小长假,可去鞍山市博物馆欣赏“岁月留韵——馆藏书画精品展”。此次展出的书画精品有傅山、铁保、王尔烈书法作品,陈半丁、吴石仙、丁云鹏等大家的绘画作品60余幅。
引人注意的是清代名臣铁保的行书中堂立轴,此立轴行草相间,转折起落、笔笔流畅,从头至尾无一懈怠之笔。铁保书法真迹传世不多,此轴更显珍贵。铁保为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吏部尚书等职,史料载他“能诗、尤擅书法,尝与刘墉、翁方纲并提焉”。
辽阳:可赏“镇馆之宝”
本报讯 记者赵乃林报道 辽阳博物馆正在展出“东北第一城——辽阳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展出辽阳出土和发现的重要文物800余件,全面展示了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展览的首个展柜展出的第一件重要文物就是襄平布币。战国时,燕国在此设辽东郡,始称襄平,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城邑。而这枚小小的布币,因上面铸有“襄平”二字,成为这座古城在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地位的最好例证。
王尔烈七十寿屏、辽白釉雕牡丹纹提梁注壶、战国涡纹玉璧、高丽青瓷镶嵌菊花纹枕、清雍正粉彩过枝花福寿盘、象牙雕白菜蝈蝈摆件,为辽阳博物馆六大“镇馆之宝”。目前,除象牙雕白菜蝈蝈摆件入库外,其他五大镇馆之宝都能在展厅中看到。
责编:姚晟琦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